第350章:母亲之河(第3 / 3页)
其实说它是几个国家的母亲河,都不为过的,至少,德国人承认这是他们的母亲河,因为德国真的是深受其利。
随着1986年庞大的三角洲工程计划(为防止荷兰西南海岸地区的洪水泛滥而修建)的完成,所有莱茵河主要岔流皆已切断关闭;现在有闸门和横向渠道让河水注入海内。
自1872年以来,为改善北海到鹿特丹航运而修建的新沃特韦运河(new waterway c****)已成为联系莱茵河与海洋的主要航道;在运河沿岸建成的欧罗波特(europoort)是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
莱茵河全年水量充沛,自瑞士巴塞尔起,通航里程达886公里;两岸的许多支流,通过一系列运河与多瑙河、繁忙的航运罗讷河等水系连接,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水运网。
莱茵河所流经的是欧洲的主要工业区,人烟稠密。德国的现代化工业区鲁尔就在它的支流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
在鲁尔河和利珀河之间,通过4条人工开凿的运河和74个河港与莱茵河联成一体,7000吨海轮可由此直达北海。
在巴塞尔下方,莱茵河北折而河谷趋宽(约20里),谷底宽广而平坦,两岸分别有佛日山脉古老山岳和黑森林高地、哈尔特山脉(haardt mountains)和奥登林山(oden forest)高地对峙。
从亚尔萨斯流来的主要支流是伊勒(ill)河,它在斯特拉斯堡注入莱茵河;此外,还有一些短小的支流,如德赖萨姆(dreisam)河、金齐希(kinzig)河等,它们是从黑森林流来的。
再往下游,内卡(neckar)河在曼海姆(mannheim)注入莱茵河;美因河在美因兹对面与莱茵河会合。
莱茵河中部是该河景色最为壮丽且最富有民间传奇色彩的一段。在此长145公里的地段,莱茵河从西有洪斯吕克山脉(hunsruck mountains)、东有陶努斯山脉(taunus mountains)的险峻、板岩覆盖的山坡之间流过,形成一段曲折而深邃的峡谷。
远至科布伦茨(koblenz),两岸山坡上布满葡萄园;在科布伦茨,有摩泽尔(moselle)河和兰(lahn)河与莱茵河会合。
莱茵河的航道就像公路一样,每隔一定距离就有一块里程碑,上面标注着公里数。
莱茵河不仅保证了鲁尔区的工业用水,还为鲁尔区提供了重要的运输条件。正是依靠着这种便利的运输条件,大批铁矿砂和其他矿物原料才能源源不断地从国外运到这里。
鲁尔工业区与荷兰内河航运网之间运输十分繁忙,每天船只来来往往,就像大街上的车水马龙,货运量居世界前列。
从历史和货运量上来说,莱茵河在世界诸河流中是无可比拟的商业运输大动脉。自莱茵河流域并入罗马帝国以来,莱茵河就是欧洲最大的运输线路之一。
所以说,这么一条流经几个国家的公河,叶超说什么也要来游一下历一下的,不然,就白来法国、德国以及欧洲了。
往下,两岸远处有丘陵起伏,西边有火山艾费尔高原(eifel upland)的山麓丘陵,东边有韦斯特林山(wester forest)的山麓丘陵。在安德纳赫(andernach),玄武岩的塞文高地(seven hills)突起于河的西边。
在波昂以下,河谷张开,进入一广阔的平原,科隆旧城位于莱茵河的左岸。坐落于右岸的杜塞尔多夫(dusseldorf)是北莱茵-西伐利亚煤田的首要商业中心。
杜易斯堡(duisburg)位于鲁尔河口,大部分鲁尔河运来的煤和焦煤以及进口的铁矿石和石油,皆在此装卸。
莱茵河最后一段位于边境城镇埃默里希的下方、荷兰的三角洲区域中。
莱茵河在此分成许多宽的岔流如莱克(lek)河、瓦尔(waal)河等;再往下,还有梅尔韦德(merwede)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