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那城自己(第2 / 2页)
中世纪时的市中心大概只是一个露天市集,位于市镇厅和村内唯一一座教堂的南方。市集起初比现时的较小,但于是15世纪初的一场火警后扩建,并逐渐被永久建筑物包围,从而发展成今日的大广场。
尽管斯德哥尔摩于历史上快速扩张,但是其扩张过程仍存在争议。这些争议包括它是否依照南方的样式(如吕贝克)和是否由比耶亚尔和马格努斯三世直接监督等。
尽管如此,中世纪时已有大道从大广场通往四方:köpmangatan(商人街)往东连接水边的fisketorget(渔人广场),svartmangatan(命名自道明会的黑人街)和skomakargatan(鞋匠街)则往南连接未于岛上南端的金融中心。
当时的金融中心位于今järntorget(铁广场),但当时占地还要大,东连abron(今已改建为skeppsbron),西达梅拉伦湖船只的入口kornhamn(位于今kornhamnstorg附近)。trångsund当时比现在要窄,从北方流过大教堂。
由于城门是中世纪城墙上最脆弱的地方,故当时的人认为应少建城门。中世纪的斯德哥尔摩城墙只有3至4个窄门:东墙有一连接köpmangatan与岸边,其余的都连接西长街,位于今storkyrkobrinken、kåkbrinken和tyska brinken。
然而,1980年代起,老城因其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而吸引大量游客,其建筑物的价值才获肯定。
尽管对城内370件古物的考古研究仍未清楚公布,但志愿人士作出的考核则发现,之前被定为17至18世纪的建筑物,实际上应该还要古老300年。地铁于当地设有车站,站名为gamla 直至19世纪中,老城都只被称为“själva stan”(“那城自己”),因其周边地区都只是乡郊地方。
自19世纪中,地图和文献开始称呼该城镇为“桥间之城”或“桥中之城”(staden inom broarna),此名称成为官方地名,直至1980年。自1934年起,“桥间之城”还包括小岛helgeandsholmen和strömsborg的区域。“老城”的名称大概出现于20世纪初,然后广为流传。
虽然这城镇的官方名称已于1980年改为现名,但现代斯德哥尔摩还会间中被称为“桥间之城”。
神话中,斯德哥尔摩起源于一个名为agnefit之地。其中的-fit即“湿润的草地”,有人估计它是指今日stadsholmen西岸,声称这地是当时唯一可能有湿草之地。而“agne”则是由远古(有历史学家说是公元前400年左右)的神话中占领芬兰后曾于当地扎营的国王。
围绕王宫的露天广场名为sanden(“沙地”),因防卫原因而被故意丢空。
agne本欲娶芬兰部落首领的女儿skjalf,但skjalf在庆典上灌醉了他,并以其金项链吊死了他后逃脱。
这些故事仍未被证实。年轮年代学家检验了norrström海床上和在1978年至80年间发现,沉在helgeandsholmen的木头,得出结论说那些树木于970年和1020年间被砍下,其中大部分是在1010年,而那些木头很可能成为“stock-holm”“木材小岛”名字的由来。
这个起初被城墙包围的城市只包围两条长街西长街和österlånggatan──东长街)之间的区域,由当时的岸边伸延到东、西城墙。
东城墙于两座防卫塔中穿过:北塔成为后来的三王冠宫,于1697年的火中焚毁;南塔于今已无遗迹,于1336年由国王马格努斯四世赐予道明会修士,故有指其位于järntorget以北、prästgatan以南的修道院。
当时市郊的陡峭悬崖,至今仍可见于长街和其平行的街道的高度的差别──西长街和prästgatan 相差约5米,东长街和bollhusgränd-ensgatan相差约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