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诗人,当洒脱(第2 / 3页)
推荐小说:
“生活并不都是欢乐,回忆却是一首永恒的歌”(《缅怀》)。
汪国真阐发的哲理不是智慧超人的哲圣面壁多年的独家心得。
“当黑夜如黑色锦缎般
铺展开来
而轻柔的话衙耳旁
甜蜜地缠绕过来”
就是在这样一个
不管是“纯情型”、“哲理型”还是“激情浪漫型”,热潮诗人们的作品都能“撄人心”,当代的中国的色彩十分鲜明。
这是热潮诗内容方面的特点。表现手段方面,也有其特色。
有人说过,席慕蓉的诗“不是留给人去研究或反复笺注的诗歌”,汪国真、洛湃的诗也写得平易。
这三位诗人的作品都意象单纯,结构明晰,句子简短而晓畅。他们用语言作桥梁,将自己的心与读者的心连结在一起,不像某些人那样,为了表未自己“高级”,而用语言作藩篱,将自己与读者分隔开来。
热潮诗的平易诗风,正适应生活节奏日益紧张的今天的读者“胃口”,适应当代众多中国人的“消化”水平。
美丽的时刻/渴望
你能/拥我/入怀
——(《美丽的时刻--给h.p》)。
大胆却不庸俗,真实地表现了人之常情。
“你拥抱了晨钟,怎么可能拒绝暮鼓”(《生活》)。
这是热潮诗高明的一着。
对绝大多数读者来说,阅读和欣赏诗歌,只是一种业余的文化活动,哪里有兴趣去破译神秘的“密码”,去猜混沌的谜语?
如果有人将平易视为低水平,那么,在这些人心中,大概“老枢能解”的白居易应被驱出大雅之堂,而艰涩险奥的攀宗师则应头顶“诗王”桂冠
对此,叶超只能付诸一笑。
热潮诗的另一特点是真实、亲切。这是它赢得众多读者的重要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