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锦织圭的未来(第1 / 3页)
戴拿不仅要面对自己的失误,还要应付范举的持续性压迫,这可不是一加一的简单数学题。这个大于二的数字,几乎要把他的防线完全压垮。
“他的突袭还是能给自己带来威胁,进攻和防守果然还是不可能做到完全抵消的程度。”范举有些郁闷。
其实他很想把自己的防守完善到和进攻一样,具有极强的反压制力,毕竟在比赛中被对手发球后压制的赛况难以避免。
而此时只有守住自己的半场,不给对手打出连续发力的进攻,这才能找到快速反击。并且反向压制的机会。
问题是,这样美好的愿望几乎不可能做到,和很多竞技运动一样。再强的防守依旧会有漏洞,攻大于防永远是破解不了的难题。
过去的比赛告诉范举一个道理,好对手难找,一直保持着极佳状态的好对手更难找。
戴拿还是那个戴拿,那些技术力量,不错的接发,都还是原来那个样子,可是这位选手并不是在快速成长期的范举。
而是一名28岁技术已经完全成熟的职业选手,范举第一盘很轻松的压制住了对手,在底线虽然不敢说占便宜,但是很少需要使用到一倍速的时候。
一名原本能和自己打的难舍难分的对手,现在范举只需要少少的使用一倍速,便被自己逼得频频使用出风险极高的赌博性进攻,来争取反击的机会。
“好漂亮的斜线压制!”
篮球的进攻者,可以用精准的投篮和突破,甚至超出对手拦截范围的勾手。去获得分数。足球也可以用一名超强的前锋,精准有力的远射,撕开后防线和守门员的十指关。
网球也同样如此,再强大的防守一样会有漏洞,一旦在球场上移动起来,你永远不能保证自己能够守住所有的方向。
对网球选手来说,预判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进攻的关键。还是防守时提前移动的重要依据。
范举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还做不到提前预判。他过去用倍速在弥补这个差距,而现在却开始逐渐在赛场上主动寻找规律,计算出这个变量。
一个连续的斜线压制,戴拿还底线进攻上还是有自己的能力,用凶狠的反击,告诉对手自己并不是一头任人宰割的肥羊,范举看到连续压在边界线上的击球,也不得不擦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
破发?范举可不会给对手这个机会,只不过借着这次得分,对手总算在第二盘拿下了自己的发球局。
在第一盘被范举用连续压制打了个6:2后,戴拿不得不在第二盘开始就抱着拼死一搏的心态,开始了自己的发球局。
明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效果,持续性高质量的进攻,就算能保持很多局,但是却不可能保持一整盘的比赛时间。
范举的底线进攻也是如此,就算压制能给对手很大的压力。还是会有失误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