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巧遇综合处奸情(第1 / 2页)
下午工作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丁能仁作为主要组织者,主持本次工作。市发改委、财政局党组书记、国资委党组书记、纪委副书记等均参与本次会议。会议上丁能仁宣读了工作要求及方案,预计在一周内分批次进入银州重机调研,在一个月内形成调研报告。
等方志诚离开办公室之后,宋文迪捏着钢笔,沉思起来。
尽管方志诚的级别不高,但因为是市委书记秘书,所以众人对他都表现出一定的善意。按照小组要求及方案,纪委副书记魏民与方志诚第二批进入银州重机调研。
宋文迪在人事方面安排布局,视野广阔而手段隐蔽,令夏翔防不胜防。
其实,刘强东此举可以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刘强东以大欺小,故意排挤打压方志诚,这更让宋文迪确信,方志诚没有任何身份背景,而对于弱势者,人总有一种同情心,此番一来,宋文迪内心反而更加愿意接纳方志诚。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方志诚在互联网搜索了一下银州重机的情况,银州重机总资产约二十五亿元,年主营业务收入十二亿元,净利润亏损九千万元,以银州重机的资产规模,可以在全省排到前十位,不过架子大,亏损也十分严重。现在的银州重机进入恶性循环,因为订单量不足,已经出现人员工资都拖缓的情况。
刘强东之所以拿方志诚开刀,一方面是因为方志诚不是他体系的人马,另一方面也是与宋文迪略表能力,让宋文迪意识到刘强东的作用性。
随后,方志诚又熟悉了一下银州重机的领导班子,他忍不住皱起眉头,银州重机的董事长名叫马向南,行政级别副厅,曾担任银州市政府副市长。若是银州重机进行改制,那意味着马向南的职务将面临调整,他愿意迎接波云诡谲的市场变化吗?
邱恒德沉声道:“市委分工调整,这影响面很大,不知省委是什么意思?”
宋文迪淡淡道:“市委班子适当调整一下,这样有利于后期工作更加良好的开展嘛。”
宋文迪微微一笑,道:“放心吧,李书记那边,我会与他沟通,相信他一定会支持我的。”
宋文迪皱眉,拿起电话给邱恒德打了个电话。邱恒德听了微微一惊,低声道:“为什么要这么做?”
邱恒德心情略微一松,笑道:“若是省委那边能顺利通过,事情就好办了。不过,我怕夏市长那边,会从中阻扰,毕竟如此调整的话,会引起泉安帮的乱斗。”
转念一想,对于刘强东,宋文迪自有另外一番考虑。刘强东在市委秘书长的位置上呆了足有五年之久,在这段时间,银州陆续来了两任市委书记,刘强东都没有离开,这充分说明刘强东在市委办公室的经营之深。
其实对于马向南而言,这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若是银州重机顺利改制,然后再以上市的形式进入金融市场,极有可能让他成为身价百亿的官商。当然,这是一面双刃剑,其中也要面临许多挑战,官场之人,向来求稳,马向南棱角若是磨平,绝不会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方志诚拥有夯实的知识储备,灵活的处事计较,不强争、不做作,识大体、懂进退,更重要的是拥有一颗赤诚之心,若是悉心培养,总有一天能成为闪闪发光的金子。
到了下午四点左右,市委办拟好《关于成立推进银州重机改制专项小组的通知》,组长为宋文迪,副组长为夏翔、金国定。而方志诚作为小组最后一名成员,赫然在列。方志诚看了一眼其他成员,均为正处级干部,不仅哑然失笑,没想到自己竟然有机会,与这么多高官“平起平坐”,这也就是市委书记秘书的优势。
玉不琢不成器,现在的方志诚初入官场,犹如一块璞玉,需要施加压力,小心打磨,才能让他成为一块精美的艺术品。宋文迪看人的眼光十分毒辣,尽管方志诚在很多方面还略显稚嫩,但宋文迪瞧出方志诚是一个具备前途的官员。
方志诚现在是市委书记的秘书,再宽容大量之人,也有护短之心,何况宋文迪原本就是一个极为注意保护嫡系的人,又怎么能让自己人吃亏?
“这件事可由不得他,我只是调整一下分工而已,并没有动他的根本,若是泉安帮那边因此而内斗,只能说明他们人心不齐,夏翔的控制力还不够。”宋文迪高深莫测地笑道。
宋文迪是外柔内刚的人,面对刘强东的威胁,哪里会轻易将这口气给咽下去。
等宋文迪挂断电话,邱恒德脸上浮现出笑意,不得不说,宋文迪此举很是高明,利用省委调令,将市委组织部部长曹红章调入省委组织部,为自己腾出位置,然后再调整任务分工,提名刘强东成为分管工业的常委副市长,引起泉安帮内部竞争,同时还增设常委,由现在的十二人,调整为十三人,加大自己对市委常委会的控制力。
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