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第2 / 2页)
方志诚觉得自己在这里有些多余,魏群和沈寒春两人之间的沟通,一五一十地落入自己耳朵中,他只能脸上露出谦恭的微笑,表示自己在认真仔细地听。
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位于汉州西南位置的琼汉同城化试验区,将会成为连接琼金和汉州的纽带,成为一座新城,涌入大量的人口。
魏群终于决定给方志诚一个机会,淡淡道:“志诚,你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有没有必要成立?”
当一部分富人愿意在这里生活,继而会带动一批人慢慢落户。富人在琼汉同城化试验区享受各种服务,势必要有人提供服务。以游艇上的员工的为例,他们都是普通人,在这里工作可以拿到相比于其他地方两倍的工资,尽管现在定居此处还很难,但当财富积累到一定的程度,足以购房的时候,他们也会在这里购买一套自己的房产。
方志诚顿了顿,笑道:“魏省长,我当然支持这一决议。发展新兴产业,任重而道远,尤其是落实到地方,如果省政府不安排人员监督、推进,即使下发48号文件,恐怕也是流于形式。”
沈寒春点了点头,叹气道:“文书记那边,是否要通个气?”
而对于主要承建方宏达集团而言,自然不会拒绝让这么一个强大的团队进入,因为在智慧城市的计划中,宏达集团也没有丝毫头绪,只能走一步算一步,有鲁宏图在其中进行指路,这样可以少走弯路,倘若走错一步,也能及时地修正。
魏群眼中爆出一抹精光,沉声道:“这样常规性的工作,还要通气,工作效率可想而知,有多低!”
鲁宏图给出的条件是,自己的团队必须加入智慧城市的设计者中,这一点方志诚并没有拒绝。鲁宏图的想法,方志诚也能明白,他看重智慧城市是下一步国家发展的趋势,所以想快人一步进入这个领域,拿到第一手的材料,这样就比水木大学、云海大学等竞争团队,拥有更为详实的研究材料。
魏群说到此处,意思已经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必须要成立了。正如魏群所说,其实成立这个小组,并非什么大事,领导小组是一个框架,用来协调发改委、经信委、教育厅、人社厅、科技厅、财政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统计局、金融办等部门,归根到底,并不是凭空多出岗位,而是在现有的人员基础上抽调人手。
琼汉同城化试验区便是如此,首批入驻者都是琼金与汉州的上等人群。这也是宏达集团在宣传推动项目时故意引导使然。
魏群对方志诚的答案很满意,微笑着点了点头,与沈寒春道:“你给我推荐的常务副组长看来已经明白自己工作的重要性了。”
南巡首长有个观点,对所有在华夏从政的官员,有很深刻大的影响,那就是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的理论。人是有差异性的,只有让一部分人先享受到改革带来的好处,继而才能带动社会另一部分人提升生活水平。
方志诚脑袋迅速的开始转动起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出意外设立在省府办公厅,而主任会由一名副秘书长担任,至于常务副主任应该由发改委安排一名副厅级干部参与。而自己只是正处级而已,在级别上还不够。
智慧城市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尽管耗费了自己很多心力,但毕竟自己没有足够的理论知识。理论脱离不了实践,然而实践也要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所以方志诚才会引入鲁宏图团队。
魏群之所以推动这个小组成立,是希望凝聚省府工作有一个抓手,只要利用好这个领导小组,就能快速了解现在省府各级部门的深浅。
有了科学严谨的评估报告,智慧城市在后期执行过程中,就更加有底气。
江永也知道魏群的用意,但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安插在省府的一根刺,是文景隆用来掣肘魏群的武器。所以江永有意向让此事搬到常委会上议论,借文景隆的力量,压制魏群利用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达到练兵的目的。
鲁宏图带来的团队十分专业,他们不仅从经济结构及现有的文化程度进行深度评估,还选择市民及官员进行了调查,在琼金与汉州停留了近半个月,才匆匆回到燕京。从鲁宏图的态度来看,他对在琼汉同城化试验区开展智慧城市有很强的信心,会尽快完成一份缜密的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