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不是结局的结局(第2 / 2页)
所以钟扬判断,赵和平之死,有点蹊跷!
至于那些被蛊惑集资的群众,他们只看到短暂的眼前利息,并不知道地下钱庄承诺的利润存在极大的风险。几乎每天都有小型地下钱庄因为亏损,然后逃跑,导致群众投入的资金变成了泡影……
方志诚沉默许久,沉声道:“赵和平的死,暂时不要透露出去,东台原本就有很多谣言,若是扩散出去,更加人心惶惶,不如低调点处理吧。至于赵和平家属那边,我会去好好慰问,尽量给赵和平争取一个好的名声,如此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很多人认为应该给与民间借贷一定的生存空间,因为这会使企业募集资金更加的便捷,从而进一步提升经济开放的活跃度,但事实并没有那么轻松简单。如果放任民间借贷的发展,这把双刃剑会露出森然的獠牙。在东台,看到了许多支离破碎的家庭,因为被高额的利息所拖累,分崩离析。
钟扬叹了一口气,品出了方志诚的言外之意,同时也对他的决定感到很惊讶,因为这与上面的指示不谋而合。地下钱庄的问题,到此为止,不要再扩大化,毕竟取得如今的成绩实属不易,若是再继续刨根问底,到时候那方势力怕是不会这么消极被动,甚至鼓动群众,发起大规模的群体事件——这是大局观!
方志诚看着李卉窈窕的背影,微微一怔,突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摇头,打消自己心中的胡思乱想。
这种影响超出了常人所能理解的范畴,虽说没有任何明显的震荡,但却是暗潮汹涌,导致淮南省最高层派系一系列地明争暗斗。
接下来,方志诚打出了好几个电话,主要是交代自己离开招商局后的相应安排。现在招商局除了熊德超之外,其余三人都是自己这个阵营的,至于自己离开之后,现有编制产生空缺,方志诚已经想好,这是为李卉留的。自己打的几个电话,是给几个隐蔽在暗处的人员,这些人都是方志诚当初亲自招到招商局的,现在还只是普通的办事员,但是他留在招商局的火种,两年乃至几年之后自有妙用。
事件上升到意识形态,那就极为严重了。甚至有人还对宋文迪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在银州的诸多措施太“右”,并要求对宋文迪给与相应的惩罚。
既然离开招商局了,方志诚也就没有必要事必躬亲。给李卉留下足够的空间,这才是正确的管理之道。而自己只要随时掌控李卉的动向,便能够调动整个招商局的走势,知人善用,是管理的精髓。
《华夏青年报》用系列报道的方式,从记者的角度出发,阐释了地下钱庄被捣毁的始末,以及对东台经济的影响。
挂断了钟扬的电话,方志诚踱步走到窗口,外面刮起了大风,零星挂着枯黄树叶的枝干被吹得乱颤,天空笼罩着一层阴霾,隐约风雪欲来的势头。
几句话无法讲清楚这一个月发生的诸多变化。
即使在一周之前,大家都还忐忑不安,包括方志诚也有点拿不准接下来的变化。因为省里对这件事情高度重视,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银州的这种行为太过冒险与激进。
梳理完了一切,方志诚接到了钟扬的电话。
李卉用清脆的声音读着最后一篇特稿,语气充满兴奋愉悦之情,终于读完了最后一段,她轻轻地合上了报纸,啧啧赞叹道:“方局,没想到《华夏青年报》竟然用这么长的时间来报道这件事,原本以为会引起恐慌,没想到这到变成了好事,还为咱们的招商公司作了免费宣传。”
“赵和平死了!”钟扬叹了一口气,有点惋惜。因为赵和平是联系地下钱庄和银州官场的关键人物,如果能够找到赵和平,这对于彻底清除银州官场蠹虫有着极大的作用。赵和平一旦死了,链条便断裂了。因为范新安一直跟赵和平进行联系,他承认每年从赵和平那边会多出许多资金,但并不知道那些资金从何处而来。
银州对地下钱庄采取了看似极为激烈的手段,甚至影响到了部分群众的利益,但从长远来看,这是正确而有超前性的。当地政府正在采用其他形式对民间借贷进行补充。这次打击地下钱庄的风暴中心东台县政府,成立了一家具有金融属性的公共服务机构——东台招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为当地企业的投融资解决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