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弓箭已经出了弦(第3 / 3页)
“哒哒哒……”
东台县能允许方志诚这么大胆超前的想法吗?
面对着空屋,佟思晴心内藏不住寂寞,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摇了摇头。
不管东台县会不会支持自己,方志诚都必须做出点什么,他是带着热血与抱负上任的,身后有宋文迪看着,他必须要作出一番成绩,才能回到银州。
佟思晴并不知道自己的丈夫在外面在做什么,但她隐隐地能感觉到,如今李明学已经与自己渐行渐远,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彼此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现在唯一的联系,便是两人共同拥有一个儿子。
原本佟思晴以为自己会孤独地呆一夜,没想到方志诚突然打了个回马枪,给了自己一个惊喜。
相传,招商引资的项目奖励资金都得按照县委书记钱德琛的喜好来发,之前便出现某位工作人员引入三千万的项目,结果只获得几千元奖励资金的先例。
方志诚推开院门,一把握住了佟思晴的柔荑。沉默相对许久之后,佟思晴语气中带着惊喜,柔声问道:“你怎么又回来了?”
方志诚打开电脑,建立了一个新的文档,开始撰写关于2005年招商引资项目激励的申请,按照初步的计算,因为去年年底县政府全员招商的动员下,共累计招商引资60亿元,其中由县招商局直接促成的项目达四十五亿元。按照千分之五的奖励概率,招商局系统内相关工作人员可获得两千多万元的奖励金。
听见是方志诚的声音,佟思晴心中一喜,之前送走方志诚,不得不说,她内心有些失落。
其实,这个创意与想法,并非独一无二,但在时下还很少见,方志诚是从驻京办的发展寻找的灵感与思路。绝大多数的驻京办在发展过程中一开始也是吃财政饭,但久而久之累积了庞大的资源,因为有政府作为靠山,巧妙运作一下,便能形成资产实体。
这么一笔庞大的金额,想要直接获得县政府领导的同意,显然不太可能,因此需要变换方式申请。方志诚在申请书中,提出了“公司化”的理念。即以县招商局为主要发起方,联合一个有资质的担保公司,注册东台招商投资服务有限公司,将招商局从招商引资的角色变成为一个企业提供资金的孵化器。
方志诚在门外低声笑道:“思晴姐,是我!赶紧开门。”
二千多万的项目奖励资金落实到个人,是不太可能的,但若是成为新公司的注册资本及首批流动资金,却是一个不错的建议。
佟思晴刚从卫生间洗完身子,便听到外面的院门被敲响了。时间很晚,现在能有谁来拜访呢?她缓步走过去,轻声问道:“谁啊?”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方法,方志诚认为这也是政府招商部门发展的未来趋势,但从目前其他地方来看,没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