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步步高升 > 第419章 左右逢源兼得之

第419章 左右逢源兼得之(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一个游手好闲的年轻人会让人鄙夷、排斥,一个有能力办实事的年轻人会让人尊重,段暄道:“明天你让人将岗位缺口送过来吧……”

公务员招考内幕很多,前段时间出现一个新闻“跨省追捕闹剧”。夏州自治区某市公安局跨省追捕一名姓陶的学生。起因源于,这位陶姓学生连续举报他的同学在参加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作弊。陶姓学生在上学期间发现寝室同学冯某游手好闲,基本上不学习,还特别爱玩电脑游戏。毕业之后,冯某提前将就业单位写为共青团莱城市委。结果,在学校四年从来没学习的冯某顺利考取了科院一职。

对段暄而言,方志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年轻人,他从省委也得到很多消息,无论是李思源还是宋文迪都对之评价很高,省委年轻储备干部之中,他的排名非常靠前。与孙伟铭一样,段暄对方志诚也开始注意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靠得很近,但也不会对立。

东台全县吃皇粮的人可不少,去年初步估计一下,大约有四万人,其中县直单位机构便达到了三千五百人,这么庞大的人群基数一方面使得县财政压力很大,更为可怕的是,受到编制约束,一部分资历浅,年纪轻的优秀人才被挤在了政府机构之外。随着近两年,东台的经济形式大好,不少人挤破脑袋往里钻,所以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想要拥有东台的政府编制难度可不小,即使过了笔试,想要在面试里一展所长,也不容易。

所以方志诚现在很轻松,他可以左右逢源、兼而得之。

段暄微微一怔,打趣道:“你倒是一个急性子。”

方志诚拨通了邢继科的电话,虽说邢继科能力欠佳,但在某些问题上,他还需要与邢继科事先通个气,这样才能在常委会上达成一致。

方志诚笑道:“趁热打铁,现在各省都陆续进行公务员考试,在这个大趋势之下,东台如果可以提出人才引进政策,可以吸引大量的优秀人才,并引起热议,继而提升政府的知名度。”

不过,这种行为还是有违方志诚的内心道德,而且,还有其他光明正大的途径,让秦朗可以进入东台政府。

段暄无奈地笑道:“归根到底,你的重心还是应放在招商引资上。”

方志诚与邱恒德的关系不错,虽说现在全省公务员考试笔试部分已经结束,但只要有心为之,还是能帮秦朗寻找到替补的席位。公务员考试存在大量的可操作手段,用个最简单的办法,笔试过后,可以用政审不过关的方式,筛选掉应试者。这样便能腾出一些位置,让秦朗顺利通过笔试。进入复试,操作空间就更大,面试官均为政府的主要领导,主要提前打好招呼,一般都不会为难。如此便能顺利进入笔试与复试,只要有了编制之后,再进行一系列的操作与调整,秦朗便能够进入东台政府工作。

方志诚见段暄说出了自己的心思,哈哈笑道:“还是段书记了解我的想法,东台是一个宝贝,但如果不经常去宣传它,谁有知道它宝贝在哪里?利用一些事件营销,提升东台的知名度,让大家都知道东台,都愿意关注东台。关注的人多了,自然大家都愿意来东台旅游、投资甚至扎根。”

事实上,公务员考试可以说是当下全球最为科学公平的考试制度,因为这一系列负面事件的发生,所以国家近几年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加大了监管,所以也使得公务员的选拔变得透明了许多。

段暄心中一震,与方志诚接触过很多次,一直觉得自己看不透方志诚,现在他有些看得明白,方志诚此人是一个发自本心,想要将东台发展好的官员,虽然年轻,但事事出于赤子之心,这也是他在东台能够迅速站稳脚跟的原因。

随后,姓陶的学生在网上查找到了冯某父亲的资料,父母均是正厅级的干部,她便写了举报材料,认为家庭的缘故,使得冯某的公务员开始充满内幕。当举报信杳无声息后,冯某便将这些材料通过互联网发布出去。数天之后,莱城来了几个不速之客,将冯某从其他省份带走……事情引起了严重的后果,让公众认为政府公务员考试充满了潜规则与阴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