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逃婚(1)(第1 / 2页)
沈阳关于战争的答案并没有让杨一感到满意,杨一觉得自己应该说点什么来影响一下沈阳的观念,要想彻底改变是不可能的,但多少影响一点也是好的。
“沈阳,我现在也以一个国家元首和军队总司令的身份来告诉你,战争永远只是一种手段,战争永远都是为政治服务的,这一点你必须要弄清楚。战争从人类出现后就一直伴随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战争对于人来来说永远都是一种灾难,虽然战争有时候是作为人类进步的催化剂来出现的,但是战争其根本属性还是一种手段,一种为获得更大利益而使用的手段。战争是人类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必然出现的产物,这一点你看看历史书就应该明白。”杨一说这番话的时候很严肃,沈阳也一直在用一种严肃的表情在聆听。
虽然杨一说的这些话沈阳并没有完全听明白,但沈阳还是回答道:“是!我您的教诲我记下了。”
杨一明显对沈阳的反应不满意,又加了一句道:“沈阳,作为你的父亲,我希望你能习惯用辩证的方法来看待战争,至少要去思考战争背后隐藏的本质。”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可沈阳是怎么想的,杨一现在却根本没有头绪。这沈阳的心目中,杨一并不仅仅是一个父亲那么简单,杨一同时还是国家元首,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沈阳对杨一除了亲情以外,还有一种崇拜。杨一一生的传奇早就被众多好事的文人写成各种传记,沈阳也是这些文章热心的读者。沈阳从这些书上了解了许多关于杨一的传闻,可以说杨一在沈阳新中,不但是父亲,还是导师,是精神领袖,是高不可攀和不可侵犯的。沈阳有这样的想法不奇怪,可以说在军队中有大部分军官都有这样的想法。杨一把沈阳只是当成一个有出息的儿子,这一点上杨一的心态要单纯很多。
第三章逃婚(1)
很多事件都是必然要发生的,世界大战亦然,任何人任何事都不可能逆转,当人类发展到一个阶段的时候,当人类的野心膨胀到没办法控制的时候,当人类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不可调和的时候,世界大战必然要爆发。这个世界也许由于杨一的出现改变了许多,但大的趋势仍在,帝国主义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世界大战,或许是一次,或许是两次。
杨一静静的看着沈阳在地图上指点,他看见了沈阳谈到战争时眼睛里出现的狂热,沈阳在提到战争的时候,整个人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这样的表现让杨一感觉到了一种不安。
“沈阳,你的分析很有道理,我更想知道的是,你是如何看待这场即将到来的战争的,准确的说,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杨一的问题让沈阳感到了一丝,如何看待战争,这个问题沈阳可以说从没去想过,在沈阳过去的岁月中,一直学的都是如何去赢得战争,而不是如何来分析战争的本质。
沈阳略作思索后,这才猛的朝杨一做了个立正的的动作,然后严肃的看着杨一道:“父亲,请允许我以一个中国陆军少校的身份来回答这个问题,我也希望您是以中国军队最高统帅的身份来听,而不是以父亲的身份,来看待我的答案。”杨一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好,你说吧。”
“总司令阁下,在德国留学时,我的导师费瑟尔中将说过,战争是军人展示才能最好的舞台,军人只需要关心战争的结果,并不择手段的去赢取战争。我个人认为,即将发生的战争规模会是空前的,而作为一个军人,我对自己有机会参加这样的战争而感到荣幸,当然前提是我们的国家参战。所以总得来说,在经历了多年的军事学习和训练后,我对战争的到来还是很期待的。”
听了沈阳的答案,杨一忽然感觉到一种寒冷,军人不关心不参与政治,这是自己当初提出的口号,提出这个口号是为了更好的控制军队,没想到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的想法,那么全国的军队这么多军官当中,有这样想法的人又有多少?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自从杨一控制政权以来,在国内还是以民主为治国的根本。开放言论,承认各其他党派的合法性并允许其他党派参政或者监督政府,国内如今虽然各民主党派林立,可实际上掌握政权的还是人民党,可以说中国百分之七十的权利掌握在人民党手上,在军队中就更不用说了,其他势力根本没办法染指军队的指挥权。如今的中国,可以说是一个独裁的中国,杨一作为一个国家元首和民族精神领袖的地位不可动摇。
有时候杨一也感觉到很无奈,杨一的本意是想建立一个多元化的民主政权,可事实上却根本没有可能,中国人在过去的两千年漫长的岁月中,已经习惯了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存在,要想改变这种观念实在是太艰难了。杨一知道自己可以撒手不管,让国家自己去寻找和适应民主,可的结果必然导致天下大乱,正如民国初期,清朝虽然是推翻了,可军阀和派系之间互不承认,各自为政,中国整整乱了几十年,这样的局面是杨一没办法接受的,尤其是在当今世纪交替之际,刚刚站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中国,根本经不起这样的折腾。无奈的杨一也只有选择了独裁,并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大力宣扬民主,有时候民众的观念要改变,还是要靠政府的引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