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海上决战(4)(第2 / 2页)
消息传到远东,我远东军团的数千门大炮一起朝俄军阵地开炮,庆祝这前所未有的胜利!要让俄军在我强大的军队面前发抖!要让协约国在我辉煌胜利前低头。
消息传到世界,同盟国一片欢呼,德国和奥地利联合发来贺电,庆祝中国海军的大捷!高度赞扬中国海军英勇顽强的作战意志,高度赞扬了中德奥之间的美好友谊。就连英国首相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场灾难性的失败!”
随着海上力量的转变,协约国失败的脚步被加速了!
埃文思一脸肃穆,用极度痛苦的声音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全体战舰180度转弯,全速撤退!”这一命令刚刚下达,4枚鱼雷就扎进了“温莎公爵”号!鱼雷击中了轮机舱,引爆了锅炉,埃文思和1920名官兵全部沉入大海。
英国舰队败了!彻底的败了!败的很凄惨!败的很不甘心!但是失败就是失败,胜利者照样毫不留情的追杀失败者。中国舰队见潜艇连连得手,顿时大举压上。心无斗志的英国舰队在丧失了总指挥后,以驱逐舰断后,不顾水地下的潜艇还在用鱼雷在袭击,朝冲上来的中国舰队扑来,借着夜色的掩护,不断的用鱼雷反击。
在驱逐舰的拼死纠缠下,中国舰队也许是大意了,“猛士”号战列舰被一枚鱼雷击中,前舱被炸出大口子,幸亏抢救及时,才勉强没沉,外歪斜斜的退出了战场。
邓士昌见状立刻下令舰队停止追击,这一激烈的海战才算结束。
英国海军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这是英国海军自打败西班牙人后首次遭遇的惨败,14艘战列舰被击沉,17艘巡洋舰沉入大海,逃回吉布提的一共才10艘战列舰,8艘战列巡洋舰,3艘巡洋舰,40艘驱逐舰。中国海军潜艇部队为了这一胜利,付出了65艘潜艇被击沉的代价。
夕阳坚持着照耀着阿拉伯海,血红的晚霞衬托着海面上到处碎片的壮烈,从分舰队交火开始,两支舰队已经激战5个多小时了。
见天色黯淡,埃文思命令全体舰队,继续战斗,邓士昌也不肯就此放过对手,大家都知道,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再想抓住对方就太难了,双方都想借这个机会,彻底的消灭对方,至少要打的对手无力再战。
海面上很快就被无数的照明弹照的如同白昼,双方的驱逐舰都开始接着夜色往前靠,试图用鱼雷袭击对手。双方剩下的大型战舰还在那不停的对撼,不停的想用大炮让对手屈服。
看着这白昼般的海面,看着双方的驱逐舰也在那拼杀,埃文思突然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总觉得自己忘记了什么?而这忘记的东西又是那么的重要。
突然!埃文思喊了起来道:“上帝啊!中国人的潜艇呢?”喊完之后,埃文思立刻下令道:“全体舰队注意,注意反潜!小心潜艇!”
经过这一海上的决战,世界海军力量的对比发生了逆转,英国海军的优势荡然无存,海上霸主的地位也一去不复返!
经此一战,中国海军确立了世界海军第一强国的地位!
“北京!三军统帅部,元首杨总统阁下,职部邓士昌率全体联合舰队贺!英夷遭我重创,我海军将士奋勇杀敌,击沉敌舰70余艘,大获全胜!特此电贺!中华民族万岁!元首万岁!联合舰队司令邓士昌,1896年,20点22分!”
胜利的消息飞跃大海,飞跃千山万水传到北京。当杨一收到胜利的消息后,泪水不禁悄然落下,嘴里喃喃的低声道:“我们赢了!我们的海军终于赢了!”
喜讯传开,举国欢腾,《中国时报》连夜印刷了10万份号外,用几辆卡车,在上海的大街上到处分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都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游行!大街上的有线广播不断的播放着这一胜利的喜讯!人们欢呼着杨一的名字冲上街头,人们高喊着“元首万岁!”四处奔走相告。酒馆里的酒,不论好坏全部被抢购一空,有的酒馆老板甚至宣布:“今天的酒水全部免费!”胜利的喜讯让整个中国沸腾了,让无数的城市成就了又一个不眠之夜。
埃文思的提醒似乎有点迟了,这时候海面一艘艘潜艇已经在冒着纷纷落下的深水炸弹靠了过来,从四面八方朝英国舰队扑了上来,潜艇不多不少,正好220艘,整个驻扎在阿拉伯海的中国潜艇编队,全部都到齐了。这才是中国舰队的杀手锏,这才是中国舰队的致命杀招。
上百艘潜艇一起发射鱼雷,海面上顿时出现一道壮观的场面,几百枚鱼雷朝英国战舰凶狠的扑过来时,英国人的深水炸弹已经在不断的爆炸,中国潜艇就像一群死士一般,无畏生死,不断靠近,不断发射鱼雷。这时候邓士昌也下令舰队,拼命射击,用炮火掩护潜艇的冲锋,而潜艇编队也冒着被自己的炮火击中的危险在奋勇前进。
“轰”“轰”“轰………”不断的爆炸先后像起,这时候“温莎公爵”号上的埃文思上将,整个人都感觉掉进了一个冰窟窿内,完了!一切都完了!智者千滤,终有一失。埃文思一直在提防中国的潜艇,但没想到中国潜艇敢于在这个时候,冒着全军覆没的危险杀了上来,中国完成了对英国舰队的致命一击。
至此,中国海军的作战计划全面实现,先用分舰队引诱英国海军决战,双方都伤痕累累的时候,潜艇以自杀冲锋的方式出击。
两万多米长的“t”正面上,“黑太子”号战列巡洋舰成为了第一个牺牲品,三枚鱼雷扎进了他的舰体,三声爆炸后,“黑太子”断成几段,立刻沉没。紧接着“玛丽公主”号!等5艘战列舰纷纷被多枚鱼雷击中,英国舰队终于支持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