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汴京风雨下西楼 > 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4节

汴京风雨下西楼 第4节(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多谢爹爹。”

“你和云姐儿都还小,婚事不必着急。”

“女儿…女儿晓得的。”

父亲素来疼爱她与妹妹,虽因公务繁忙,不常在府上,但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她与妹妹心里都明白。本是不愿让父亲为了自己在官家面前为难的,可无奈这是婚姻大事,总不该将就。

只是既然官家有这般意思,他也得叫人去探探李璋的为人。等了一日,身边的随从万舸得来了点消息,道是这李大郎的确身姿高大,也有点武功傍身,端的是个气沈而果事的,唯一一点不好,便是学问不算上佳,也不曾参加过科考。

李诀心里琢磨,自家淮南李家也算历代簪缨。祖祖辈辈哪一代不出进士,便是女儿,也多有人才名在外。而那李公明家,虽然身份高贵,却也只能算是外戚,倚靠余荫入仕,算不得什么读书人。

因而三五日后,早朝散了,官家留他说话时提起了择婿之事,讲到了李璋,他便含糊其辞,算是委婉地给了回话。

官家点点头道:“卿家两个女儿皆有兰心蕙质,婚姻终身大事,是该谨慎些好。”

他本是想给自家表弟与皇后表妹牵一良缘,既然昨日皇后说了不妥,今日李卿家也不曾答应,他自然不会强人所难。

朝烟眨眨眼:“表姐的意思?是说,让我考虑与李公明?”

魏国夫人看她懵懂,与她直言:“非也。虽说你不到婚嫁的年纪,但以你和云姐儿的门第,本就该配个好郎君。你表姐自然也是知道,那李璋非你良配。只是碍于官家的面子才把你叫进宫里来。你看你表姐今日虽夸了他几句,却不是什么赞誉之辞,如斯与你交代几句,不过为了圆官家那边的意思。”

“哦!”朝烟展颜一笑,原来表姐所想,真如她想的这样。

魏国夫人又道:“你表姐上一个官人,便是那一心想修仙的那个,新婚夜翻墙跑了,你也是知道的。她虽面上不说,可心里终归不好受,也知晓所嫁非人的苦楚,断断不会叫你嫁于自己不中意的郎君。今日进宫之事,你父亲必然来问,你只消把你表姐说的讲与他听便好。李子何许人也,你父亲有了考量,你也有个说法,将来便好同官家回话。”

“好,多谢姨母,我心里有数了。”

其实李诀与皇后都可这般拒绝官家,也是仰仗了官家的仁爱之心。

官家一向都体贴下臣,多施恩惠,连对宫中的内侍、宫女也鲜有恶语,不忍苛责。

便是在今岁暮春之时,官家在御花园中闲游,忽觉口渴难耐,回头想叫奉茶的黄门端水来,却找不见奉茶官人影。若是他叫其他人去倒茶水,则今日当值的奉茶官必定要受掌班的处罚。官家不忍因自己口渴而使小黄门受罚,因而一路忍耐着口渴,到了坤宁殿皇后那里,才喝了皇后殿里的茶水。

当晚,李诀回到家里,便叫了女儿到自己书房,告诉她:“爹爹已同官家回了话,官家应该不会再生这般心思,放心,放心。”

朝烟本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听爹爹这样讲,更加安心了几分。

第5章 拒绝

如魏国夫人所料,回到李府后,李诀果然来问。

朝烟如实说了坤宁殿中事,却不讲后头魏国夫人私下与她说的那几句。

李诀便道:“我瞧娘娘的意思,不像是看中了那李公明。若是她觉得李公明是个好的,不该同你讲他什么武功好于学问。”

本朝历来看重学问人,不重武艺。真宗皇帝曾作过劝学诗,写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劝人读书长学问的。毕竟在本朝,“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李诀为掌中千金择婿,当然也要择一学问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