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73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673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周秋萍甩甩头,把这些有的没的想法全都甩出去。

韩副总却误会了,以为她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也对,对国人来讲,从某种意义上说,种田应该是最下等的选择了。

人家搞个贸易挖个矿之类的,那钱就嗖嗖的来了。

韩副总苦口婆心:“这个种田的利润虽然比不上做生意,但它长远而且稳定。你看我们农场,除了少部分从国内带过来的职工之外,大部分都是本地人。非洲的同胞还是很愿意学习的,虽然他们学的快,忘的也快,下回还得重教,但做久了就很好。而且吧,你在这儿种地,让当地人有工作干,对我们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很好,当地人也会欢迎我们。”

他提这些话,正因为人是卢振军带过来的,还有大使馆的同志陪同,他就默认这两位其实有国企背景。大家当然不能光站在钱的角度上说事。

但老板要忙着挣钱,无暇顾及它的美丽。

她和曹敏莉一道开始考察赞比亚的农业。

两位女老板之所以如此上头,是因为中垦集团也就是之前的农垦集团大力向她们推荐,积极向她们建议在非洲包地办农场。

原本他们只是打算过去参观下中国农场,毕竟是同胞, 而且他们都已经到了卢萨卡的西郊, 距离农场只有10来公里远, 不去看看,简直说不过去。

结果到了农场之后, 中垦集团在这儿负责的一位韩副总又开始了游说工作:投资农业吧, 在赞比亚发展农业特别赚。

周秋萍赶紧喊停:“韩总,您直说吧,您希望我们干什么?”

韩副总立刻强调:“副总副总,我不是老总。我想你们干什么?我希望你们投资,尽快拿下非洲的好地,早点搞大规模的农业种植。现在国内在搞经济建设,经济好发展的地区也是良田所在的地区,比方说江南,比方说中原地区,它天然就有交通啊,人力资源啊各方面的优势,工业发展迅速很正常。但这么一来的话,农业用地肯定会被挤压掉。国内种粮食是真不挣钱,除非国家给补贴。否则我是农民,我也不种地。我出去打个工,我村里盖个厂,怎么来都比种田划算。”

周秋萍心道:再过十几二十年,你就是再倒贴钱,也没人愿意种田。随便做点什么都比苦巴巴的种庄稼来钱。

她没打断对方的话,只听人滔滔不绝下去:“非洲土地肥沃,大家很快就会意识到这件事。粮食对一个国家的安全来说太重要了。很多国家都会意识到这件事的。他们本国没有足够的土地,他肯定往非洲啊这些地方发展。好地块人人想要,这里的地一租就是99年。等他们抢光了,我们再想插手就来不及了。”

说完之后,他就目光灼灼地盯着两位女老板,“这真是投资的好机会。”

“你们看, 国内的地租贵,一亩地起码要十几几十块,而且人力成本高。最关键的是, 粮食还卖不出价呀。一斤小麦撑死了六七毛,这已经是市场价了。这儿多少钱?卖给英国公司一斤1块2。这里的土真是肥, 亩产800斤正常, 种一季就是960块钱, 把所有的成本都刨出去, 利润有20%~30%,那也就是二三百块。放在国内,种地能这么挣钱?而且种小麦很轻松的,非常好管理,比水稻啊比油菜都省事。”

这点曹敏莉没经验,周秋萍却清楚。

后来农田大面积抛荒的时候,江南地区的很多农民都不种油菜了,只种小麦,图的就是它需要的劳动力少。

但想想看还是挺讽刺的,现在小麦6毛钱一斤,种地的农民养不活自己和家人。等到30年后,小麦的价格也就一块钱出头,农民更加不可能靠种粮食活命。

就这样一堆专家还对他们口诛笔伐,好像他们不种地就是罪无可恕。既然种地这么好,领导和专家怎么不自己去种啊?要有牺牲精神,他们应当先带头才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