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宰执大宋 > 第一八〇章 国难思良臣

第一八〇章 国难思良臣(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本来杨怀玉刚才还想反驳一二,为自己家这位堂兄争辩一番,这时听了这中年文士头头是道的分析,发现自己竟然无可反驳,一时不禁默然不语。

钟浩和那中年文士则对岭南马上将会有更大的乱子、岭南百姓将有更多的伤亡而感到悲哀。

一时桌上三人的都是默默的啜着自己杯中的酒水,俱都无话。(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手机用户请浏览 <a href="http://m.bqg8.cc" target="_blank">http://m.bqg8.cc</a>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杨畋是保静军节度使杨重勋的曾孙,而杨怀玉是杨重勋的大哥杨无敌杨业的曾孙,算起来杨怀玉和杨畋恰好是五服的堂兄弟。虽然杨重勋和杨业两家在大宋建立前,就分家各过。但是毕竟是血浓水的族亲,在这个宗族观念强烈的年代,两家终归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

杨畋是文帅,是这次平叛的最主要的负责人,如果平定这次侬智高之乱,这最大的功劳无疑是他的。到时有了这泼天的功劳,杨家的地位就能立马水涨船高,涨一个台阶。

自己父亲杨文广只是一个武将,而且西军中还有狄帅那样的战神似的人物,就算到时西军南下平叛,也必定是狄帅领军。而且估计朝廷还会配上相应的文官统帅,到时自己父亲充其量只能作一路军马的统领,就算最后平叛成功,自己父亲能分润到的功劳也有限,远不如自己堂兄这个广南东西路体量安抚、经制贼盗平叛成功后的功劳大。这个账杨怀玉自然是算得明白的,因此他自然是希望杨畋能够平叛成功。

然而自己大哥前几日判断自己这位进士堂兄不可能成功,这次这个中年文士断定自己堂兄也不可能成功,杨怀玉不禁有些黯然。自己杨家这位最有前途的堂兄,经此一役,怕是前程尽毁了。

杨怀玉胡思乱想之际,钟浩却继续问那中年文士道:“岭南军政系统已经糜烂之事,朝廷也不可能一点都不知道吧,怎么还是派杨畋去用广南东西路的军马平叛?他们就不怕杨畋败了以后,侬智高更难平定吗?”

“无非是抱着一丝侥幸而已。朝廷那帮人都不想看到西军坐大难控,也不想出现风头太劲的武将罢了另外还有一点,便是如今大宋国库里的钱都拿去修河了,也确实是缺钱啊。毕竟西军一动,这开拔的银两和后续的辎重粮草都是一个天文数字啊。他们都抱着一丝侥幸,能不动用西军便不动用西军。其实若是不想调动想用岭南军平叛,最合适的人选其实应该是范公,可惜范公恰在此时离开了人世。若是范公还在的话,让范公南下平叛,或许还有一些成功的可能”

钟浩问道:“范公能带得动这些糜烂的岭南军马?”

“范公经略西北多年,熟知兵事,和西贼的大小战斗打过无数次,战阵经验丰富。而且范公为人刚毅果决,威望无两。他若是去岭南,必定立即用雷霆手段迅速整顿广南东西两路的军马,或许可以将岭南的军马捏合出一些战斗力来。只要这整合出来的岭南军马,有西军的三分战力,还是有平定侬智高的可能的。

而杨畋资历有限,威望不足以震慑那些岭南群小,而且他除了剿灭过几个造反的蛮洞小部落外,并没有什么战阵经验,所以某说此役必败无疑啊。不信,到时你看吧你道现在朝野上下,为何那样缅怀范文正?为何朝廷给范公这么高的封赠和谥号。原因无它,国难思良臣而已唉,可惜啊”

中年文士的一番话,让杨怀玉彻底无话可说了,怕是自己这位堂兄的结局已是注定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