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升仙湖畔行医忙(3)(第2 / 4页)
“有可能。”贵公子拿着诗走了,关杨继续帮人诊病。
“公子,人越来越多了,这样下去我们明天也看不完啊。”苏蓉蓉看着越聚越多的人龙,对关杨道。
关杨想了一下:“蓉蓉姐姐,你不是也会医术嘛。你在人群里看看,小病就让他们离开吧,我只治疑难杂症。”
苏蓉蓉点头道:“是公子,我这就去办。”
在苏蓉蓉的帮助下,大病的留下,小病的离开,最后队伍缩水到原来的两成,当然肯定有人不满意,但是在苏蓉蓉的安抚和岳老三的暴力下平息了。
“是真的,我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能不能答应?”贵公子俨然一副追星族的模样。
“说来听听。”
“你能再写一首诗行吗?”
关杨想了一下:“可以。”提笔在纸上将那首《过洛阳故城》写了出来,当然名字改成了《过洛阳城》。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椐圣帝城。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关杨写一句,贵公子就跟着念一句,念到最后大声赞道:“好诗好字,关兄果然好文采。”关杨用的是颜体,颜体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所创,和柳公权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颜体“是针对颜真卿的楷书而言的,其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当然是好字。
不过苏蓉蓉也有走眼的时候,比如眼前这两个。看着眼前的一对父子,老子大概三十多,衣衫褴褛,孩子只有八九岁,瘦得跟竹竿似得。
“神医,你给看看吧,这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瘦成这样。”
“他一直都是这样吗?”
“是啊,以前也没在意,这两年才发现的。”
“那为什么不看大夫?”
关杨笑道:“公子过誉了。”
“这可不是过誉,关兄的字气势雄浑,恕在下孤陋寡闻,不知关兄传自哪位名家?”贵公子倒不是没有怀疑书法是关杨首创,可是创造书体需要人生阅历和经验,关杨年纪轻轻,不可能有这般阅历。
“在下曾偶得一封古信,古信所用就是这种书法,落款为颜真卿,故称颜体。”关杨当然不会说是自己所创,这基本上不可能。
“颜真卿?没听说过这位名家啊。”贵公子仔细想了一下,没有印象。
“应该是位隐士吧。”关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