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学会妥协(第2 / 2页)
在政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定位了,只有把自己的位置定准了,也就是说随时楚自己的立足点,才能知道自己该朝哪儿走,怎么走才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才是最近的捷径。
徐君然的头脑很清醒,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也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只要能够把那些潜藏在长青乡的蛀虫挖出来,徐君然不介意上面的某些人有一点小心思,过犹不及的道理,徐君然还是明白的。
县委书记齐三泰力主一查到底,而县长王长林的意思,却是息事宁人。两个人在常委会上面虽然没有正面交锋,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却十分坚持自己的意见。由此开始,他们各自所属的常委们,也都表达了自己的意见,结果常委会就变成了菜市场一般。
外界总是对常委会有诸多猜测,认为领导们坐在一起应该是威严、庄重的气氛,可实际上,这不过是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不管是书记办公会还是常委会,实际上都是利益分配的讨论过程罢了。说到底,大家是在促进县里面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代表着各自的利益集团为利益进行争夺。不管是政治利益还是经济利益,说到底,谁都没有所谓的谦让,因为谦让就意味着自己这边要失去一些利益。
就在昨天的常委会上面,顾寰差点跟政法委书记兼公安局长李春水吵起来,因为李春水认为这是个刑事案件,要交给县公安局处理才行,而顾寰却认为这一起腐败案件,需要纪委介入进行调查。
两个人争吵的原因很简单,顾寰要是能办了这个案子,就等于在他的政绩功劳簿上面增添厚厚的一笔,而李春水却跟王长林走的很近,而且他是县公安局局长,这种案子如果办好的话,同样也是政绩。
并不是说他们不负责任,只不过两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就产生了冲突。
徐君然眉头一皱:“您的意思是,县里面打算到此为止?”
朱泽成摇摇头:“齐书记的想法是一查到底,王县长的意见是以证据为准。”
虽然仅仅是两个人的意见,可是徐君然却一下子听出了不同寻常的地方。不得不说,前世的官场经验让徐君然学会了观察,观察人,也观察人的语言。华夏文明五千年,最为丰富的艺术,就是人的语言艺术。
就好像齐三泰和王长林两个人看似一样的表态,在徐君然看来,这就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意思。前者齐三泰的想法看来是要打破沙锅问到底,把那个隐藏在长青乡的蛀虫彻底查清楚,看看究竟是谁在私下里吸老百姓的血,偷采国有煤矿。而王长林的意思看似也一样是要法办那些违法犯罪分子,可实际上,却并不是那个意思。
以证据为准的前提,是要有证据才行!
到最后,事情讨论的结果,是县纪委和县公安局组成联合调查组来处理这个事情,纵然顾寰不甘心,却也只能接受这样的结果,毕竟陈爱国死了,这就算是刑事案件,他没办法拒绝李春水的介入,鬼才知道安维明身后的胡大海,会不会跟别人勾结。
现实的政治必须讲妥协,讲平衡,不论叫艺术还是叫权术,叫策略还是叫手段,往往要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一些道义原则。
无奈的苦笑了一下,朱泽成对徐君然说出了常委会的讨论结果,最后满脸无语的说道:“你要理解,县里面也有一些别的考虑。”
徐君然笑了起来,轻轻点头:“我明白,书记您不用顾虑太多。”
他又不是那种热血上头就满腔正义感爆棚的冲动青年,见惯了这种妥协和斗争的事情,徐君然早就已经能够做到心平气和了。会算政治账的人是这样算帐的:做一次不光彩的事情,就是为了以后长久的光彩。
说白了,王长林的意思很简单,如果要查下去,那就等有充分的证据,也就是说,如果胡大海不开口,那事情也就是到此为止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所谓的无罪论断,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其他有力的证据表明长青乡或者富乐县的其他领导牵扯到这个案子当中,那这个案子所涉及到的人手,最高也就是胡大海一个人。
徐君然不知道王长林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才做出这样的结论,但是他能够肯定一点,那就是王长林绝对是不希望把这个事情闹大的。
朱泽成也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菜鸟,很快就明白过来徐君然的意思,忍不住苦笑了起来,这个青年人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反倒是像那种在官场里面浸淫了几十年的老油条,任何勾心斗角的心思都没办法瞒过他。
就像他对徐君然所说的那样,关于如何处置这个案子的问题上,县委当中确实发生了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