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信访工作的想法(第2 / 2页)
放下电话,徐君然忍不住叹了一口气,信访制度是华夏行政制度的一大特色。但是,这个制度再好,也不能完全代替完善的法律制度。在一个提倡法治的现代社会,还是应该首先提倡用法律去解决问题。因为信访结果的好坏,往往取决于你能不能遇到一位“清官”,取决于你能不能遇到一位负责任的人。
就好像今天这个上访告状的老人家,如果不是遇到自己的话,恐怕他的事情,根本就不会有人理会……求订阅支持,求赞支持,求推荐票!
媳妇的姥爷马上就不行了,全家动员回去,八十多岁的老人家,手脚冰凉,说实话,我看着都觉得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过了年晨光就三十了,最多还有二十年,我也要老了。
各位书友,珍惜身边的每一位亲人吧。RS
徐君然听着邓文兵的抱怨,却明白他说的应该大部分都是实话,现行的信访机构庞杂繁多,归口不一。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设有信访机构。但由于信访机构并属于国家机关序列,这些机关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隶属关系。中央信访机构对地方信访机构及中央各部门信访机构之间的管制协调能力十分有限,各地信访机构的职能和权力及其运作方式都有很大差异,而导致信息不共享,缺乏强制约。
不仅如此,信访问题涉及到各个方面,出现了信访问题综合症,使信访机构承受了太大的社会责任。由于信访部门并不具有解决一切问题的实际权力,可信访者却在很大程度上把信访部门当成了解决问题的责任主体,这样就势必把信访部门当成了信访群众的直接对立面。而且从理论上说,信访只是包括行政诉讼、行政复议等行政救济手段之一,而国家的司法救济才是公民权利救济最为主要的形式。但在实践中,群主更多地相信信访这一行政救济手段,并把其作为最后的希望所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各地司法导致公民不能得到正常的司法救济是主要原因。
徐君然更加明白,在一定程度上,由于具有华夏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人治”思想这一基础,信访制度作为一种民情上达、伸冤维权的特殊管道,对社会起着安全阀,对老百姓起着安慰剂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试图用行政救济替代司法救济的一个严重后果,是在客观上消解国家司法机关的权威这一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础。
现行的信访制度在程序上存在重大缺失,立案和答复均具有十分的随意性。虽然确定了“分级负责,归口管理”的基本原则,可是对于如何确定各级各部门的职责却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造成各部门均可以以各种理由相互推委;而处理问题又要看领导的脸色行事,靠上级批示。各到还建立了“各级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这种领导体制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主要责任,直管领导负直接责任,对因为工作不到位、责任不落实,发生较大规模的连续到省委、省政府集体上访或者到京城上访,对社会稳定和正常工作秩序造成严重影响的,追究分管领导的责任。这种信访领导体制对各级党政重视信访问题起到了一定作用,也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级政府为了抑制上访的增加和升级,在收买和欺骗等方法不能发生效果时,就会采取各种手段对信访群众进行打击,甚至政治迫害。少数地方政府对信访者进行打击和政治迫害产生了十分严重的政治后果,其中之一,就是使信访成为了有效的社会总动员方式和维权抗争的手段,导致集体行动增加;第二个后果是,政治激进主义在信访者中产生,并获得迅速繁殖的社会土壤。
“老邓,照你这个说法,是不是咱们要关起门来不听取群众的意见啊?”耳听着邓文兵的抱怨越来越离谱,徐君然笑了笑,打断了他的话,虽说自己明白这里面的问题,可是在如今的这个情况下,信访办的工作还是很重要的。毕竟如今华夏的法律,有时硬,有时软。没有中央领导的批示就软,有批示的时候就硬。出小事情的时候就软,出大事情的时候就硬。不集中行动的时候就软,搞集中行动的时候就硬。涉及执法部门和政府官员的时候就软,涉及普通百姓的时候就硬。当事人不强硬的时候就硬,当事人强硬的时候就软。
邓文兵一听徐君然的话语有些不太高兴,连忙摇头道:“县长您别误会,我不是那个意思。”
他又不是笨蛋,对于徐君然的态度虽说摸不清楚,但是从平时徐君然对待群众的态度上来看,这位徐县长可不是那种不把老百姓当回事的人,自己真要是给他留下一个不注重群众意见的印象,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徐君然听着邓文兵的解释,自然也知道他的顾虑,笑了笑说道:“我也没什么意思,就是希望我们的信访干部,能够多做一些实事,倾听群众的意见,最重要的,要跟职能部门多多沟通。”
他很清楚,在很多官员干部眼里,上访的人就是刁民,其实真正的刁民是不上访的,他们会作出种种与法律对抗的坏事。说白了,这些人嘴里面说担心上访的人破坏政府的形象,可实际上却是担心上访的人会影响自己的个人形象和仕途升迁罢了。
至于自己的这番话,邓文兵能够听进去多少,徐君然不知道,也没办法去约束下面人的行为,他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的权威,去给下面的人施加压力,让他们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更加重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