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万安 第53节(第3 / 5页)
像她,姻缘若不是这种助益无穷的情形,她便谁都不嫁。
她若将自己许出去,只在疆场,只为天下。
寻常女子嫁的是男子,她嫁的,是自己的斗志、野心和抱负。
杨攸往下讲述着:“与徐兴南,我对得起他,只因他是我会嫁的人,我与家中都苦心为他铺路,要他仕途得志,我便能嫁的更风光。
“为此,我甚至三番两次求您,私下里常给他出谋划策,这才有了他在军中崭露头角立下军功之日。
“在金吾卫怎样?先做个同知,上手之后,指挥使再升迁去别处。”
“好啊,”陆雁临笑了,“是在御前,能时时见到您。”
“那成,回家等着接旨去。”
陆雁临称是告辞。
杨攸进殿来,并没如在家里说的那样回话,而是双膝跪地,道:“到了今日,有些事情,杨攸不敢再瞒太后娘娘,还请您拨冗一听。”
“家兄锒铛入狱之后,您放我离开军情紧急的沙场,带着您的名帖上下斡旋,我也曾到他的任上求他帮忙,因为他父亲说起来是姚太傅的门生,可以疏通一下门路。
“可他做了些什么?
“他留了我两日,宴请上峰,我以为是为着家兄的事,其实却是他们找个良家女子做青楼女子侍奉酒水的事。
“他上峰看中了我……
“他竟要将我送给上峰,还说,你哥哥必死无疑,杨家就要玩儿完了,你不如听从我的安排,满门抄斩之前找个栖身之处。你助我更上一层楼,日后我也不会亏待你,哪日上峰腻了你也没事,你回到我身边服侍就行。又说,不瞒你说,我最讨厌不解风情不谙人事的,最喜欢嫁过人经验丰富的。”
能说点儿实话就行。裴行昭和声道:“有话站着说,也不用这么生分。”
“是。”杨攸顺从地站起身,敛目看着脚下光滑如镜的金砖,“我以前跟您说过,十来岁的时候,家母便给我定了亲事。”
“嗯,我记得,那人叫徐兴南,是你的表哥——你一个姑姑的儿子。”
“正是。”杨攸道,“我对姻缘之事,奉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想着不过是搭伙过日子,过不来之前,捞个儿子女儿,下半辈子有事忙,不会闷,也就够了。”
裴行昭唇角扬了扬。家境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对姻缘的看法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