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山国有大王(第3 / 4页)
于是乎,孙策便如同真悟空一样,成了师父的探路者。
这般半个世纪过去。记载西域的典籍蒙尘,乃至于刘备他们都不了解西域诸国了。
好在,秦峰虽然思想奔放,但他前世也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古代帝王,因此对他治下的每一个地域。都十分了解。
秦峰就说道:“山国你们可能没有听说过,但夜郎国你们一定听说过。”
曹袁刘恍然大悟,道:“夜郎自大,这个听说过。”
秦峰就说道:“山国,就是夜郎国的后裔。”
曹操和袁绍也很懵懂的模样。
秦峰不禁唏嘘,这真是东汉末年的悲哀。当衰败的东汉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后,人们已经不在去主动了解西域诸国。
东汉失去对西域的控制,还要从公元124年说起。当时,东汉的汉安帝死后,阎皇后无子,便先废了安帝的独子济阴王刘保,然后找个幼儿刘懿为皇帝。想自己垂帘听政,掌握朝政大权。
谁知,刘懿做了七个月的皇帝就死了。
宦官曹腾、孙程等十九人害怕老娘们折腾死他们,便发动了宫廷政变,赶走阎太后。就在公元124年,将时年十一岁的汉顺帝刘保拥立为帝。改元“永建“,那十九位拥立刘保的宦官也全部封侯。由于汉顺帝的皇位是靠宦官得来的,所以将大权交给宦官。
曹袁刘明白了过来,在秦峰的带领下,五十人的使节团,就进入到了山国的地界。
使节团里,大部分都是负责记录山川地理的文人,一路远行,身体受不了,纷纷要求休息。
于是,秦峰就选择在一条河流的旁边,就地休息。
他就唤来孙策,道:“悟空,你可去前面打探。”
“师父放心,徒儿这就去。”
顺帝本人温和但是软弱。后来宦官又与外戚梁氏,开始了长达20多年的梁氏专权。宦官、外戚互相勾结,弄权专横,汉朝政治更加**,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百姓怨声载道,简直是民不聊生。
建康元年。汉顺帝死,享年30岁,在位19年。
后来,冲帝炳在位1年,质帝钻在位1年,就到了桓灵二帝。话说汉灵帝,是光武帝后,在位时间最长的实权皇帝。但汉灵帝卖官粥爵。亲信十常侍,更加昏庸。彻底搞乱了东汉。
人们都说桓灵以来,多怂多怂……。
其实在汉顺帝的时期,东汉就开始怂了,还是怂的不行的那种。由于朝中没有人愿意去荒凉的西域任职,因此西域都护府渐渐荒废了。西域无法为贪官污吏带来利益,朝廷里也就没人管这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