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九章 密谋造反(第2 / 3页)
“伯言说得很有道理,此事还需张大人出面更好。”孙权说的张大人,就是张承的老爹张昭,张昭乃是江东‘门’阀首脑,又是孙策麾下文官集团的首脑。孙策曾经一句内事不决问张昭,就可见一斑。
诸葛亮细看这位比自己小两岁的陆逊,点了点头,“所言甚是。”他又看出孙权在孙策外也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因此对未来之事更加有信心了。同时又对孙权充满了警惕,这人不是省油的灯,早在孙策外就有谋划,野心真的不小。
孙权的这套体系,直白说就是‘门’阀二代体系,个个年轻想要有作为,又被老一辈压着。因此和孙权投缘,走的很近。
可别小看这些二代,一个个‘精’明的很,看的清楚。此刻就是阶级斗争,为了他们的阶级,他们是要拼命的,拉孙策下马绝不犹豫。
阶级斗争是残酷的,也因此,诸葛亮知道江东‘门’阀会动手的。
诸葛亮道:“我们也不是胡‘乱’行事,此乃事在人为,可先去四大家族那里探听口风,若可为,从长计议。”
事在人为,这话说的有道理,什么也不做,肯定什么也不是。但凡用心去做,没有机会也可以创造机会。
孙权素有野心,也有能力和决断,他也知道这是奔向大业的最后机会了。如不动手,秦军南下的时候,他就再没有任何机会了。
于是乎。
一个时辰后,陆逊、张承、顾邵等世家小一辈就进了孙权的密室。
于是,就在这一天晚上,孙权等人密会了张昭。
后世,张昭为首,劝孙权投降曹‘操’,就是为了保全他们的阶级和地位。为了自己的前途,一仗不打就劝投降,可见他们的忠心到底是在什么地方。
而秦峰到来后的形式,就跟后世曹‘操’完全不同了。曹‘操’来,张昭他们投降能够保住地位,抵抗反而会被干掉。秦峰来,张昭他们投降肯定保不住他们的阶级和地位。
密室里,张昭皱着眉,冷看孙权等人。
诸葛亮在另外的地方静候,他对于江东政变信心颇足,这来自于江东的政治体系。在中原、在北地,在其他地方,寒‘门’还是有机会的。但是在江东,只有世家‘门’阀出身的才能当官,看江东官场清一‘色’都是世家‘门’阀出身就可见一斑。
世家‘门’阀因此地位极高,说是幕后的实际执掌者也不为过。从楚国开始,近千年都是如此。这么长的时间里,让江东的世家‘门’阀更加高贵、傲慢、顽固。
然而若是秦峰到来,形势就会全部逆转。江东这些传承千百年的‘门’阀绝对受不了这个,那么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抵抗,那就需要换领导人。
江东‘门’阀联合起来的力量,比孙策还要大,可说孙策的统治是建立在得到‘门’阀支持之上的。因此,政变的成功率极高,可以一搏。
过了很长时间,孙权他们出了密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