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赤色黎明 > 四十四章 青岛防御战(五)

四十四章 青岛防御战(五)(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工农革命军的军校对此有专门的翻译。在实际作战中运用的原则是:我十倍于敌,就实施围歼,五倍于敌就实施进攻,两倍于敌就要努力战胜敌军,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兵力弱于敌人,就避免作战。所以,弱小的一方若死拼固守,那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立刻有同志提出了意见,“双方兵力差距有限,我们只有敌人的两倍,如果实施围歼战,那就得让青岛乃至仰口的部队一起加入。而且日军分两路进攻,实际上就犯了分兵的错误。势均力敌则设法分散各个击破之。以当下的局面,仰口的部队根本不用留下一整个师,只要留下一个团就可以牵制敌人。敌人即便不受牵制,青岛当下两个团也能守住。只要我们以四倍兵力歼灭了日军龙口一路,我们再回兵青岛,敌人不被吓走,也会被歼灭。”

“没错,诱敌深入,以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同意这个观点的同志很多。

前线指挥部的两位师长也完全赞同,“那么我们就给蒲司令发报。”

蒲观水回电只花了不到三十分钟。“同志们的建议很好,我已经命令青岛与仰口部队向你方出发。我本人留在青岛指挥战斗,前线成立前线指挥部。现命令,前线指挥部火速设立交通站,接应后方部队。并且负责战役实施。”

人民党白天使用侦察机来监视日军行动。晚上使用空军向日军营地投掷特制的炸弹。这炸弹杀伤力有限,就是爆炸声音极大。日军最初还没有搞明白这些炸弹来自何方,但是晚上隔一两个小时来一次的巨大爆炸声令日军难以安睡的。

晚上睡不好,白天的战斗自然会出不少问题。至少日军在夜晚从附近的高地向崂山方面摸过去,期待率先组成新的埋伏阵地,人民党对此颇有防范,双方小部队的战斗经常发生。这样的交战中,日军根本难以取得优势。

在崂山仰口的仙台师团每次下定决心全军向青岛方向进攻的时候,工农革命军的骚扰作战都让仙台师团师团长无法下定决心实施不顾后路的军事行动。根据他们得到的消息,在青岛北方,驻扎了工农革命军的大量兵力。他们既没有全部投放到青岛要塞中,也没有进入舰炮的范围内。这支部队就静静的等在那里。而仙台师团如果不顾一切的前进,那就是“自投罗”四个字的精准描述。不得已,仙台师团不得不忍受着连绵不断的骚扰,每天与人民党进行着无止境的小规模交火。

与仙台师团这样的痛苦相比,九州师团就显得痛快的多。九州师团由矿工们组成,更有坚定不移一往无前的气质。连坚实的矿脉都能挖开,就没有理由畏惧敌人。

这支部队与人民党扰袭部队交手的时候,更处变不惊,更加稳重些。这也与相对平缓的地形也有些关系。九州师团师团长并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他向联军司令部提出是否按照原先计划执行的申请。在回复还没有到达之前,催促他进攻的命令已经到了。毕竟九州师团已经在龙口的登陆阵地上停了两天,这两天中,九州师团并没有遇到任何敌人,也没发生任何战斗。

前线的同志对蒲观水的撒手政策很是感激,但是他们却不敢把蒲观水和两个团扔在青岛。战局变化莫测,即便是有四倍于日军的兵力,也不等于就能轻松的获胜。万一日军发了疯,仙台师团不顾一切的突袭青岛,歼灭了九州师团,却损失了青岛以及军分区司令蒲观水,这就不是一般的责任。

同志们立刻发电报过去,“还是请蒲司令亲自指挥战斗。”

违抗军令是非常严厉的罪行,等待两天已经到了九州师团师团长等待能力的极限。抱着万分的不甘,师团长下令部队开始按照原计划出发。两个旅团分为前后两个集团开始南下。在刚登陆后就遭受严重打击的日军部队负责留守岸边的滩头阵地。

从9月26日开始,踏上征途的九州师团沿途并没有受到任何骚扰,部队井然有序的行军。到了9月2日,日军后半部已经行军至平度与掖县间的地区。

青岛军分区司令蒲观水研究了战局之后,将一个师的部队派去迎击在龙口登陆的日军。工农革命军两个师四万人,对面的九州师团因为一部分人员留在日本,一部分受伤,以及守护登陆地区。两个旅团真正的兵力只剩下000人。工农革命军前线指挥部制订了包围歼灭九州师团的作战计划。

“经过这几天的战斗,我们已经确定,日军的战术水平还在日俄战争时期水平。冲锋以小队为单位。作战效率远低于我军。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采取大包围圈的模式?”

所谓大包围圈是指一个连续的包围圈,兵法云“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