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理想者(第2 / 2页)
严望嵩却是眉头紧皱,不同于龙吟月的理想化,他更多的考虑,是如何安置徐君然。
京华大学的毕业生,这要是放在京城都得被哄抢,哪怕是到了江南省,一样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怕就怕徐君然过不了多久就会被市里面的领导给调走。
徐君然似乎看出了严望嵩的难处,微微一笑,从包里面拿出一样东西来,放在严家的茶几上:“严爷爷,这是我们学校开具的证明,是我个人要求到基层来,不在机关里面享受生活。要跟贫下中农在一起!”
上辈子大小也算是正厅级干部,徐君然又怎么考虑不到这个问题呢?虽然自己主动离开京城让黄子轩无处下手,可回到家乡之后,京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一样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毕竟现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领导们是不会舍得把这么一个高材生扔在区区武德县的,一旦有调令给自己的话,严望嵩恐怕也无力阻止。
所以,徐君然干脆连着给学校党委和系领导写了几封信,言辞恳切的要求学校给自己开具证明信,让自己回基层去,回到群众当中去。用徐君然自己的话来说:“我是被农民养大的孩子,这辈子,也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的为农民办事!”
严望嵩则是愣了一下,点点头道:“进来说吧。”
严朵朵的父母并不在武德县,他们都在全州市区工作,徐君然记得好像是都是普通的工人。严望嵩生性严谨,不希望自己的家人进入仕途当中,也没有为他们安排什么工作。
“君然,你今年不是毕业了吗?”等到徐君然在自家的沙发上坐下,严望嵩这才诧异的问他。
徐君然点点头:“恩,已经拿到毕业证了。”
“噢?”龙吟月跟严望嵩对视了一眼,两个人不约而同的看了徐君然一眼,二人都是久经世事的老狐狸,恢复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京城的各个部门应该都会抢着要留下徐君然才对,怎么他却回到了武德县呢?
那个时代的大学,还没有被物质社会那种乌烟瘴气的东西所污染,不管是做学问的人还是求学的人,都还抱有一颗赤子之心,而且也有人知道徐君然的遭遇并同情他,所以学校就给他开具了一份证明。内容很简单,就是表明徐君然是在学校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在学校多方挽留未果的情况下,一心想要报效家乡,请武德县委接受。
这样的一份证明,在徐君然后世所处的年代是无法想象的,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却是一个让所有人都不得不相信的铁证。
看完了那份盖着京华大学公章的介绍信,严望嵩脸上露出一个满意的表情:“好小子,你就留在县委吧。”<.推荐票,求点击!)</dd>
徐君然在半路上就已经想好借口了,他脸色平静的对严望嵩和龙吟月解释道:“我父母都在这儿,而且,我觉得这个地方更需要我。”
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人民的思想并没有后来那么复杂,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不高,也不富裕,但是却很稳定。没有下岗职工不说,贫富差距也没有三十年后那么大,可以说,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是最自由,最幸福的,因为他们只要想着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可以,不必去考虑现实的残酷。
而且那个时代,理想主义并不是一个让人嗤笑的话题,像徐君然这样毅然决然放弃中央部委的工作回到家乡的人,并不少见。在那个时候叫做为了理想主义而献身,也许用现代的目光看,这些人的做法甚至有些天真无知,可在那个时候,他们却是放弃优越的条件,用自己美好的青春去实践着梦想的一群人。
这样的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应该也能够得到尊重!
所以,当徐君然说出自己想法的时候,龙吟月第一个满意的点点头,他是一个纯粹的学者,而且是那种深受儒家影响的国学大师,在他的想法当中,自己的弟子这么做,是应该的。因为知恩图报,是一个人最起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