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之燕燕 第303节(第2 / 5页)
城市里怎么换?最后就是一枚金戒指换半袋米,或是女人解衣换一口饼,再然后就是孩子了。
秩序崩塌会像山体滑坡,根本来不及反应。
不是苏纯钧想不到这样的后果,是因为他也无计可施。
现在这座城市就像是一座围城。只有打破日本的封锁才有活路。但他没有办法打破日本的封锁,手中无兵无将,能干什么?
他现在就是很真实的垂死挣扎,跟这座城市的百姓一起挣扎。
日本人的商品不是要卖给有钱人的,他是要卖给普通人的。
这跟其他国家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定位有关。
美国是卖汽车,他们的定位就是能买汽车的有钱人。法国卖的是奢侈品,葡萄酒、香水等等。英国是鸦片、药物和战争贷款。德国是军火。
各国都各有默契,他们把中国的市场瓜分的很清楚,做的都是大生意,小生意根本看不上。
而日本进入中国市场太晚了,他们的工业地步也很晚,本国地盘太小,目的是殖民中国,所以日本商会一开始进入中国时他们的目的就不是在中国倾销奢侈品,而是全面彻底的占领中国的市场。铃木三郎一开始就很诚实,他说的就是要中国人生产日本商品,再把生产出来的日本商品卖给中国人。
祝玉燕也是留下来陪他一起挣扎。
她现在就需要把慈善基金会给重新搞起来,再次让它发光发热。
苏纯钧:“你想大办慈善基金会?要用它干什么?”
祝玉燕:“多搞点钱,搞点粮食,办几个慈善点,发吃的。”
这其中他肯定没打算给中国本地商人留下什么活路,你的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武装侵略嘛,不讲温情。
昨天晚上苏纯钧和赵书理就说已经开机印钞票了。
祝玉燕就觉得下一步就是市场大乱。以前的商品定价肯定会立刻崩盘,今后的商品市场很可能会回归到原始的以物易物的状态。
但问题是在城市里,普通人几乎都没有生产资料,他们根本不存在以物易物的环境。
只有在乡村里,自家有土地有产出,或是养着牲畜,这才能以物易物,拿萝卜换鸡蛋,用土布换盐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