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争宋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司马光献言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司马光献言(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韩琦的这番话不咸不淡的传到赵宗实的耳朵里,按说赵宗实应该感谢韩琦,赵宗实反而不高兴。不是因为这件事不咸不淡,而是告诉赵宗实这事的人的语气不咸不淡,这年头北宋的文官在朝堂之上都能鸡吵鹅斗,争论个面红耳赤的。但是只有一个人,任何时候说话都是这样,他就是负责仁宗皇上修起居注的司马光。

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修起居注”这个官职,这个官职是门下省的寄禄官 ,必须是三馆,秘阁校理以上官才能做到这个官职,日常负责掌记录皇帝言行。再说明白写,就是给皇上写日记的人。

这个官职沈括,蔡襄都做过,现在轮到司马光。这要是做的好,可是皇上眼中的红人。用现在络上比较雷人的一句话来说:“元芳,此事你怎么?”当然,皇上身边的这个不一定叫元芳,但是大同小异吧。仁宗皇上偶尔也会问“某某,此事你怎么?”

这个人就是在关键时刻,出现在赵宗实的濮邸,然后平静的说出了韩琦这番话,赵宗实似乎不太介意仁宗如何回答,他眼前这位喜怒不形于色的司马光:“韩大人可否还说些其他?”他不得不这么问,因为韩琦大人太含蓄了,从宗室中选贤,这个风险太大了。

宗室候选人:庆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堂兄赵宗谔;清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的亲弟弟赵宗祐;右卫大将军、延州观察使根正苗红的宋太祖的孙子赵从古。谁知到韩琦说的是谁啊。

梁启超在《王安石传》中曾有这么一段话:“自有史以来,中国之不竞,未有甚于宋之时者也。宋之不竞,其故安在?始焉起于太祖之猜忌,中焉成于真仁之泄沓,终焉断送于朋党之排挤。”

梁公对于太祖的猜忌分析的很透彻,但若说真仁之泄沓,多少有些偏激。打江山难,守住江山更难。尤其是太祖以来重文轻武已经是积弊,对于仁宗来说,庆历新政虽然以失败告终,但不得不承认:宋仁宗是宋代帝王中的名君圣主,在位时间最长,有42年,宋仁宗统治时期,国家安定太平,经济繁荣,科学技术和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国库日渐空虚和皇位继承人的难题。 仁宗最好的一个人,却屡次让仁宗为难,加上近几年国库空虚,内务府告急,三司告急,赤字满天飞,一时又没了对策,这些事都堆着一起,仁宗终于病倒了。

仁宗的病是心病引起的,按古人的说法是急火攻心。天子有急火,必定是天大的事,比如说立太子。仁宗无子,他在晚年又体弱多病,选立嗣君成为朝廷中的热门话题,大臣司马光、包拯、韩琦、富弼等都纷纷建议早定人选。

候选人中人气最高的就是赵宗实,第一他是仁宗的养子,随仁宗身后多年,而且之前也被定为太子人选。第二赵宗实自幼聪颖尊师重道。

司马光赵宗实那张忧郁的脸,这没福气的相真要是做不了皇上,和他走的太近未免有点不明智:“韩大人是宰相,总不好背后议论宰相与皇上的话。”说这话时,司马光这张毫无表情的脸,也未必好。

赵宗实既然请来了司马光,就不会轻易放他走:“宰相既是和皇上公事,司马大人也要记录的,我这只不过是因与大人相交甚厚提前知道而已。”在没做太子没登基之前,就算是宗室继承人也狗屁不是。有时候甚至还没有言官地位高,最多是皇亲国戚,还得担着万一威胁到真正继承人掉头的风险,所以必要的情感交流,拉拢一下关系还是很重要的。

司马光也不傻,该卖乖的时候就要卖乖的:“也没说什么,就是说了说如何任命公爷之事,比如那秦州防御使,还有宗正寺之职,公爷已经推过三四次了。”这不是什么秘密,总不至于让人说自己存有挑拨之心。

赵宗实面子上的事情做的很足,比如穿着朝服拜见他的老师;在比如把《宗室六箴》刻在屏风上勉励自己;再比如他平时低调仗义疏财。

但是,这些面子都给外人的,他唯独不给仁宗面子。前番提到立太子之事,他推辞的理由是在生父服丧期间。此次惹起仁宗恼火的,则是朝廷任命他当秦州防御使,知宗正寺。任命下达了四次,每次赵宗实都摇着头打发传旨官回来,理由还是一个,服丧期间。

过继来的孩子再好,毕竟不是自己的骨肉,换句话说,你实心实意把他当儿子疼,他能不能真心诚意从骨子里把你当爹待,还不一定。仁宗有位妃子已近分娩,他还抱有一线希望,结果仍生一女。

仁宗很窝心,宰相韩琦乘机奏言:“皇嗣,身系天下安危。自古祸乱,皆由不早定人选。陛下年事已高,为何不从宗室中选贤而立,这是为宗庙社稷呀!”

韩琦着面黄肌瘦的仁宗,又是心疼又是焦虑,毕竟是老臣,更何况现在宰相富弼家中老母病危,两位宰相的中书省,现在变成了韩琦的一言堂,此时不显示对现在和未来皇上衷心,还等什么时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