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学术峥嵘(第2 / 3页)
“同志们--”
“那样怎样?二者兼顾吗,这是不可能的,国家的投资不能浪费。”
“你们的意见都太过偏激了,我们的国家情况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专注于一个层面。一个大国一个强国,我们要有完善的工业、经济、商业体系。”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市场经济。不是国家投资。”
“假如国家不投资,市场经济拿什么发展,外资还是民营资本?”
“如果大力开发民营资本的话,这一条也不是不行,你们都知道,皖南的开发模式是世界首家的。这是我们国家的首创。”
“既然大家都已经到齐了,那我们就开始会议吧!”
“我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对于这一次会议的重要性,你们无需置疑,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在不久前,我们已经获得了世贸组织的认可,在不久后将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
对于这一条消息,你们无需出去论证,中央还未进行通报是因为我们有另外的打算,根据总书记的指示,新世纪我国在经济建设上仍然将会以市场经济建设为主,但是我国并没有在市场经济领域进行过试探,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同志们,你们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你们的意见在这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对国家的政策很重要,我国要发展经济,要繁荣我们的市场,关起门来是不行的,美国不让我们发展,日本不让我们发展,但是我们就是要自力更生。”
“---”
“我看你们都没有注意到,皖南还是一座尚未建成的帝国,我们如何能够肯定它能够成功, 凭借什么?张家的那位世界首富吗?这是不可能的。”
激烈的争论让几位部位和政务院的领导人都有些头疼,但是戴总却面带笑容地看着那些专家和学者们争锋相对的辩论。他知道学术成果的不易,假如没有这些学者们的争论,兴许就不会出现成绩,但是现在他已经明白了那位吴老先生为什么会叹气了。
国内的学者们缺乏一个有力的核心,他们就像一群无头的苍蝇在各自的领域内艰难地前进,但是却没有一个方向标,看着手中的册子,老人有些期待,或许他是一个能够改变大局的人物,中国人的智慧从来就不低。
“吴老先生,您有什么看法。”
所有人的声音都停了下来,目光纷纷落到那位老人的身上。
众人在听到这样隐秘的消息后都显得有些吃惊,毫无疑问,这是国家在战略层次上的一次成功,只不过这个消息似乎来得太突然,令人有些难以置信罢了。
“总理,我想问一下,根据不久前中央的指导性文件,我国在市场经济领域内的下一步工作是拟定开放的文件,也就是说是在为加入世贸组织而做准备,但是我很好奇,为什么在法律层面上,我们要在入世后才开始着手制定相关的法律,刚才我看那本册子上,这一点尤为重要。”
“市场经济是什么经济体制?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你们有没有讨论这个问题,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都是法治经济,我们要搞市场,要搞开放,要搞发展,一切都要用法律来说话。美国人要搞我们,那行,我们一切用法律来说话,我认为,当前,我们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制定一部完整的相关法律。”
“总理。从战略层面上讲,市场经济的发展无异于在国内的市场上进一步开放,我们走的是一条引进外资的路子,但是从这本册子中,我们都看到了十年后的情形,那就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但是质量却没有改善,我们将不会有核心的竞争力,但是在传统行业上。我国由于起步晚,没有任何优势,正如那位作者说的,我们可以在先进的科技领域和互联网领域展开竞争,国家的战略应该偏重于这些东西。”
“传统行业能够放弃吗?你这是叫舍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