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九章 厚积薄发,连破三境!(第3 / 5页)
推荐小说:
所以在那一日,苏文曾于州考中所书写的那张考卷大放光芒!
所以在那一日。李白在酒馆中得圣天眷顾,一日成半圣!
所以在那一日之后。这个世界的诗文体裁,再也不拘泥于律诗和绝句,变得海纳百川。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诚然,从本质上来说,这篇字帖率先所体现的是苏轼的书道造诣,但请不要忽略掉,它同时还是一首诗!
而且这首诗与苏文当初在州考所作的《行路难》一样,既不是律诗也不是绝句,是不被神书所承认的!
再来说实战。
先不论苏文从临川城这一路走来,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战斗,就单说他从圣宫出来之后,先是与辛老五战了一次,后来又在葬花岭与几位半圣较量了一番,最后在前往迷失沼泽的逃亡过程中,苏文和旬尘更是从千军万马的追杀中一路打过来的!
论战斗经验,在场除了几位半圣,谁敢与其比肩!
至于说奇遇,还记得当日在迷失沼泽,苏文站在刘自得院士的墓前,所感到的那一阵悲戚吗?
那是因为在同一日,王羲之与苏轼这圣域的两大山脉同时崩塌,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两位圣者共赴黄泉。
但苏轼不是苏文。
苏文在写出《行路难》的时候,只是一位刚刚开智不久的文生。
而苏轼则是超越了圣阶的存在!
如果说今日天下间千千万万的文人都受神书所制约的话。那么苏轼则可以倒过来改变神书!
尤其是在他最强大的时候!
但在更早一些的时候,苏文便曾经感觉到手腕上的月下独镯发出了阵阵炙热之意,那又是为何?
是因为苏轼写了一篇《寒食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