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劝说,中德密商(第1 / 3页)
查理宋沉默了,然后无声地叹了口气,从兜里掏出一封信递给北辰,道:“这是陈文强代表复兴会托我送来的邀请函,请孙先生能南下广州,参加革命临时政府,为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屋子里的气氛凝滞了一下,北辰面容一顿,但还是笑着头,接过了邀请函,道:“临时政府成立,早巩国基,确实是当务之急。然以我之见,临时政府所在似应选南都为宜。”
“广州为革命首义之地。成立临时政府倒也无可厚非。”查理宋有些无奈地道:“至于南京,复兴会怕是觉得根基尚浅吧!”
“听鄂省战事陷入胶着,北洋军战力很强?”胡汉民话的语气怎么听都有些幸灾乐祸的味道,“如果复兴会不支,我们也可组织民军前去增援。”
查理宋苦笑了一下,道:“复兴会打得什么主意。我并不十分知晓。但有陈文强在,资金人脉皆无可虑。加上10∟10∟10∟10∟,清廷海军已全部归附革命军,北洋军虽强,却也难以跨过长江。再者,依我来看,清廷财政枯竭,即便取得一、两场胜,也是垂死挣扎,无关大局。”
第二天上午,查理宋带着女儿去拜会北辰。既是拜会,也是老朋友之间的欢聚。
北辰非常热情,和查理宋拥抱后,将他介绍给身边的同志,其中有廖zk、张静江、宫崎滔天等人,宋耀如也将宋蔼龄介绍了一下。
北辰深怀感触:“时光如流……孩子们这么快就长大了,我都不认识了。”
宋蔼龄有些羞涩地望着孙中山,突然用一种清朗悦耳的声音:“先生,可是
我认识您。”
提到财政枯竭。胡汉民不由得皱了皱眉,钱,都是钱闹得,如果财政无虞,同盟会也能借势有一番作为,怎么也有讨价还价的资本吧!
“提到财政经商,这可是查理兄的擅长。”北辰伸手一指张静江,道:“自同盟会成立之后。始有向外筹资之举,出资最勇而名者。张静江也,倾其巴黎之店所得六七万元,尽以助饷。”
张静江是浙江湖州南浔镇人,出身江南丝商巨贾之家。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结识北辰后便开始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北辰称他为“革命圣人”。
查理宋肃然起敬。拱手示意,态度诚恳,道:“毁家纾难,令人钦佩。”
孙中山有些迷惑,道:“哦?……”
宋蔼龄解释道:“爸爸曾给我们看过您的照片,他当时,中国是睡着的,这个人却是醒着的……”
“当时啊,那么现在呢?”北辰笑着问道。
“现在革命大潮已经唤醒了千千万万的人,先生的宣传鼓动自然是功不可没。”查理宋笑着答道。
“是啊,革命已经深入人心,查理兄得很对。”北辰拉着查理宋坐下,笑道:“不要先生先生地叫,还是按以前的称呼叫我逸仙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