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收保证金合情合理吧?(第2 / 6页)
总之一句话就是,工厂本身在短时间内,压根就拿不出钱来扩大生产。
所以一群人在说完这话之后,目光便全都直勾勾的看着杨振,意思很明显,那就是想看看杨振能不能和之前一样,先掏钱将这部分给补上。
毕竟没人愿意将自己拼了老命才开拓出来的市场拱手给人瓜分,而且还是在自己都没有彻底站稳脚跟的情况下。
也是因此,张丰收刘玉强等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到底要如何,才能在提高产能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巩固市场。
也是因此,经过一番商议之后,一群人几乎在第一时间找到了杨振,表示希望能再多引进几条生产线,同时对棉纺厂进行扩张,以增加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如此庞大的需求缺口,不对工厂进行扩建,新增生产线根本就不可能弥补。
几人的要求,可谓合情合理。
毕竟在一般人看来,不管客户需要等多久才能拿到货。
但只要自己工厂已经马力全开,把能赚到的钱全都赚到手,那就已经够了。
至于客户多久才能拿到货……
自己已经尽力,而且还是一個愿打一个愿挨——那又有什么关系?
但事实,却绝非如此。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如此大规模的扩建,采购设备生产线,所需要的钱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过去的大半年,厂里那可都是在亏本经营,甚至连职工工资福利之类,那都是靠银行贷款以及杨振个人掏腰包贴补。
所以别看现在厂里的卫生巾火了,接到的订单都排到半年后了。
但账面上要真想盈利,那起码也得是一年半载以后。
毕竟现在赚的钱先得抹平以前的那些积欠亏空,还得为采购原材料,铺货等等预留。
毕竟现在已经改开,社会全面提倡市场经济。
生产跟着市场走,而不像以前生产跟着计划来。
社会既然对卫生巾有需求,如果棉纺厂生产不出足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卫生巾来……
那么即便之前杨振在卫生巾检测方面刻意搞的那些高标准严要求即便再难达到,怕也有的是商家会想方设法的达到,然后挤进卫生巾市场里来分一杯羹。
而这,明显不可能是杨振等愿意看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