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 犹豫(第2 / 3页)
姜真俊听到这句话,头也不回的走开了——四个人。共享一台冬眠柜,——虽然是免费的,可依然低的可怕。再加上万一被发现的风险,他现在手头还有点钱,没有到这一步。
麻子从背后跟了上来,腿脚飞快的赶上他。又说:“我也觉得人多了点,四个人,按我们这个年纪,平均一个人也用不了多少时间。要不干脆就我们两个合作,完事后我们把这台冬眠柜直接卖了,拿的钱我们55分成,你看怎么样?”
姜真俊瞥了他一眼:“他们要我们带什么东西?”
“我也不知道,”麻子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盒子,“但他们跟我描述过。不会比这个更大,基本不会被发现。”
姜真俊拿过盒子,差不多一个手机大小,但要厚的多。姜真俊在冬眠区的时候,被培训过一些安保只是,如果只是装,只要放对位置,足够把一艘船炸个大洞——但也只是一个大洞。如果以杀伤为目的,可能能炸死十几个人。或者乘着他们吃饭……
冬眠,尤其是超过20年的超长时间冬眠。即使在这个时代依然是一项系统工程,冬眠行为看起来是个人决定,但是在技术上,很大程度依然是一种集体行为——因为越是上规模,冬眠的各项质量指标控制吃呢根本就越小。许多冬眠区看起来人是按不同的柜子躺在里面,但是具体到空气供应,温度控制,还是集中在一个大范围里统一解决。
以前冬眠技术刚刚出现的那阵,很多地下黑市宣传过,所谓“个人冬眠柜”,不过那种冬眠柜与其说是冬眠柜,还不如说是带冷气的棺材。即使在这个时代,个人冬眠柜依然是高精尖技术——要在这么小的空间范围里,针对特定或者不特定的人,维持精确的冬眠环境,同时监控其生理指标,而这项技术工作甚至要持续十几年,甚至上百年,乃至更久——无论是对冬眠柜本身的质量,还是其他的监控手段,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正是因为冬眠的这种集体性和高技术性,才让大部分政府对冬眠行为能够有最基本的管控手段——只要监督好冬眠区就行。但是这种控制在高频冬眠柜出来之后,开始出现了一丝松动。
高频冬眠柜是近年来才开始流行的,也仅仅是在富豪圈里才有的个人冬眠柜技术之一。因为采用微波控温——不是传统的制冷控温,简单的来说,微波控温就是让冬眠柜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温度水平线上,然后通过微波动态加热,从而实现精确温控。理论上来说,这种技术等于是让冬眠行为摆脱了冬眠区的整体管理,给“非法冬眠”提供了土壤。
但这也只是理论,高频冬眠柜因为其本身的技术特点,注定成本要比传统冬眠方式更高——主要有两点,1,冬眠规程中需要不断的制冷和加热,维持动态平衡;2,微波特定供热精度要求极高,甚至比起核聚变发电的激光点火,有过之而无不及——绝对不是夸张,特别是苏醒操作的时候,一个在零下几十度环境内的人,要在一两秒内瞬间恢复体温,那瞬间的功率对人体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只要稍有偏差,整个人体就会变成一团焦碳。
但姜真俊知道,一艘游轮那么大,那些有钱人在船上,聚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一定以杀人为目的,那完全可以减少药量,混进冬眠区。那里杀人的机会更多一些,人员也更集中。但如果不以杀人为目的……
姜真俊突然想到一个关键词,公海——游轮是在公海上航行的。
姜真俊看了眼前的这个老人一眼,他正在用满怀希望的眼神看着自己——这眼神很单纯,看起来像个小孩。结合这个老头刚才的言行,姜真俊觉得他简直有点幼稚。
姜真俊知道,一台高频冬眠柜,在这个时代意味着什么——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就是一台时间机器,可以让它超脱衰老和命运的时间机器。
“你刚才说,我们?”
“是,”麻子见姜真俊似乎有意思,赶紧说,“只要带个东西上船,其他的事用不着我们管……”
“你说的我们有几个人?”
“三个,算你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