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畅谈大事(第1 / 2页)
“大军,快过来,刚才我和彰元还在念叨你。”王宏文招手示意,而社长朱彰元也在旁边,刚才站在粉条架子下面,方大军才没注意道。
这边一呼喊,方母也听见了,她也在这里,跟着洗了把手就小跑了过来,儿子出去十来天,她可想念得紧。
“妈,我回来了!”看见母亲,方大军自然很高兴,心理默默想到,很快就能让家人享福了,这是他应该做的,替前主人做到,也替自己。
gdp这个概念,在初中的政治课本上就有提到,只是没用英文缩写,说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粉条出了多少了!”他直接前往天空大队的场地,一路上碰到不上村民,正挑着红薯往那边而去,山坡上到处都是挖红薯的影子,也可以最后收割一次红薯藤条,用来喂猪,角山总共五百来户人家,用这些红薯渣子,养出上千头猪,都不是问题,其价格不比粉条差。
只因养猪这是一个长期工程,粉渣子主要是作为辅助品催肥用的,主食物还得靠山坡上的植物,以及土地里种的蔬菜叶子,但最后能见到钱,这就是好事。只要有回报,村民们就舍得付出。
“老多了,大军,你啥时候回来的。”有老农乐呵呵打着招呼。
他发现自己的身份还真不少,一般的乡亲都直接叫大“大军”,长辈也是叫他大军,但干部们的称呼就变成“组长”了,到了厂子里,他有变成了“厂长”,外面人也有叫他干部的。
生产队长跟村民一样,是需要挣工分的,只是队长肯定要占便宜,用脑自然比动手更轻松,其余比如,到公社开会等等,这些都给算工分,大队长也有一些额外的福利。
至于王宏文这样的大干部,每年规定至少要出六十天工,其余时间也就无所谓了,如果把王宏文比喻成乡委书记,相当于是副科级,对比过去,也就等于镇委副书记,副镇长的级别,这样的级别,每年还需要有两个月的时间上工,这其实就是社会主义的体现。
不管是面子工程,还是啥,作为这个级别的干部,能下地跟着老百姓一起干活,在后世想都不想要。到乡下来看两眼,就可以当成稀罕新闻报道出去了。
他一路到了公社,结果没找到人,干部们都去粉条场去了,几十万斤红薯,最后能出近十万斤的粉条,这些红薯原本是给老百姓活命的,现在变成了粉条,如果卖不出去,让大家光吃粉条,那可不行,由不得干部们不重视,如果干好了,即便不是政绩,也能在老百姓心中赢得口碑。
如果没干好,那今年的年关可就难过了,不知道有多少人会饿肚子。
笑了笑,他也喜欢乡亲们直接叫他名字,这样更亲切,“今天刚回来的,你先忙,我到前面看看粉条。”
等到了粉条场,放眼望去,很大一片全给挂晒着粉条,白天晒,晚上用箩筐收回去,免得占了露水湿气,第二天接着晒,得晒十来天才能ok,彻底晒干后,才能储存一年左右,如果质量不好,放上半年就会开始崩断,煮出来的粉条自然就是一小节一小节的,口感会差很多。
“王书记,我回来了!”方大军远远的叫喊道,他已经看见了王宏文的身影。
粉条场都在公社的右手边,粉条建设在天空、两河,以及发展三个生产队,只有这边的水流才能支撑,三个场地足够了,在多就是浪费,增加成本,粉条机也没那么多。
今年搞完,明年看情况增减场地,目前的计划暂时不变随意变动,一切求稳为主。
方大军其实也上心了,并不是想着把粉条批发给杨春桃就算了事,他也得想办法帮着卖,往小的说,杨春桃是他的干亲,往大了说也是为了乡亲们。
红薯也不光是出粉条,会有大量的粉渣子出产,这里面也是有营养的,只是人不能吃,但用来喂猪却是好东西,每个生产队,以及各个村民家中,都在购买小猪,生产队本来就养有老母猪,但还是不够,这就加深了和北斗其它公社,以及下面射虹镇的来往,算是意外的带动了小猪市场,也算是无心插柳了,这是好事情。
到过年还有段时间,之前养的肥猪陆续可以卖了,村民熬到过年就能分粮食,而过年后,现在的小猪也长大了,又是钱,粉条卖好了,过年也能分到粉条的钱。
甚至方大军提议,如果实在熬不住,就先把粮食给分了,这其实不合规矩,粮食要等过年的时候才能分配,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前只是没人敢这么干。
但是他敢啊,具体操作起来,就是由水泥厂出钱把生产队的粮食买下来,然后把这些粮食借给村民们,等到时候发了粮食,村民在把粮食还给水泥厂,这样一搞,就有效的躲避了上面的政策,达到了目的,而过程中,其实根本没有金钱流通,但如果专家来总结,gdp国内生产总值可就大涨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