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清凉幽香(第1 / 2页)
方大军也对这里的榨油工艺好奇起来,这算是很古老的办法了,是用木头和石头结合,然后制作的榨油工程。
一架水车、一座碾盘、一段古樟木槽、一张米床、一个悬空的石撞锤……组合成了最原始最古老的榨油机器。有些繁琐,这样榨出来属于是毛油,如果没有把油茶籽的水分晒干,毛油出来后会有很多渣,口感相当不好。不懂的人,自己根本琢磨不清楚,也没办法操刀。
陈大年直接找来了公社最为榨油的手艺人。因为工艺需要,榨油没那么快。方大军索性就问了些榨油的工艺情况,他就是干这行的,当然不是指榨油,而是生产,只要是生产工艺,就能有改进的地方,不是别人手艺不行,而是思想观念上不如他。
找来的手艺人里面,领头的叫王启年,这名字方大军仿佛见过多次,但一时又想不起来,估计有些大众化吧,或是有时代气息。
王启年经验丰富之前就榨过茶树油,只是次数不多,一边介绍一边将脱了壳的油茶籽放到碾盘上碾碎。碾盘的动力由水车带动,所有的构件都由木材制成,转动时,咿呀作响,不过现在为了赶时间,直接让几个大汉上去推动,原理跟磨子差不多,看似粗糙,却蕴涵着大智慧,这是文明的结晶。
大家虽然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已经习惯了他吩咐做事,这也是他一直提倡的原则,不懂可以问,但更多的时候最好是先完成了交代的任务之后,在慢慢去了解。
这其实就是个执行力的问题,如果缺少了,那么对于工厂的管理就会出大问题了,执行的对立就是消极怠工。
人多力量大,不光有哑巴三人,还有陈大年五人,方大军就没参与了,他正回忆一些记忆,也在思量着,如果被证实了,就是所想到的那东西,接下来应该怎么打算,因为牵扯到一系列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销路问题,销售得出去,才能是宝贝,不然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搞吧,那不等于他一个人享受了吗。
现在考虑的是如何帮助插旗公社脱离贫困,也是对他的一个大挑战,在杨梅才上任之时,如果他能有所行动,绝对能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怎么算都值得干上一票,等他回过神来,茶果也采摘得差不多了,方大军接过手看了看,这东西不太规则,形象点,有点似君子兰花凋谢之后所结的种子,敲开之后,里面有好几瓣种子,就跟板栗一样。
“油茶籽碾成粉末之后,要用文火慢慢炒,这样榨出来的油才香,接着还要用饭笼蒸熟,然后用稻草垫底将它填入圆形的铁箍之中,做成坯饼,坯饼装入由一根整木凿成的榨槽里,在油槽右侧装上木楔就可以开榨了。”王启年条理分明的解释道,别看人长得敦厚老实,跟普通的庄稼人差不多,但以前是读过书的,手艺也是家传,说到专业活上面,很有几把刷子。
榨油坊的主要设备是一根硕大的油槽木,是由一根超级大的杉木做成的,杉木的好处就会发生腐朽,也不会被虫蚁给破坏了,在大木的中心凿出一个长约五尺,宽米一尺的“油槽”,油坯饼填装在“油槽”里。完成这一道道准备工序后,便可开始榨油。
前期工作完成之后,但见王启年拿着悬空的重达两百多斤的石撞锤,这是悬吊在房梁上面的,跟石磨的推手是一个原理,王启年慢悠悠把石撞锤给撞到油槽中的“进桩”上,不一会,一缕缕细细的山茶油从油槽里慢慢滴落下来,作坊里弥漫着一股沁人心脾的香味。
说其实简单,其实真的比较复杂,而且这中间还省略了一个步骤,那就是先把茶果拿去暴晒,这根油菜籽是一样,收获之后,要把里面的水分晒干,不然炸出来的油里面有大量的水分,一下锅,要烧很久才能把水分蒸发,缩水会相当严重,油也没那么香。
不过现在只是搞试验,管不了那么多了,油茶籽变成油大概要经过摊晒、剥壳、碾碎、文炒、蒸熟、压榨这六道工序。
放在鼻间闻了闻,有一股清香味,但是很淡,多闻几下就没了,但他并没有失望,就如菜籽一般,没开榨之前是闻不到味道的。
“走,现在就把这些种子给榨出油来。”方大军显得很是兴奋。
这一棵树真的很大,哪怕上面有些种子还没摘下来,依旧给采摘了好几十斤的果子。众人用衣服当袋子给装了起来。
有事情做了。自然就行动了起来。快速赶了回去,到了油坊,好吧,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作坊,只有榨油的时候才能用到,菜油早就过了季节,桐子油还在开榨,这是不能吃的。
所以又给清理了一番。换上干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