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全面调查(第3 / 4页)
可惜的是,搜索行动仍然举步维艰。
实验基地深埋地下,最高处离地表也有二十多米,核心区域离地表大约四十米。随着全部沉入海底,要想在海面下挖掘出一条进入实验室的通道,绝非易事。更重要的是,爆炸使小岛全面坍塌,实验基地的地下通道肯定被堵死,进去后也不见得能够进入实验室,拿到至关重要的实验资料。
同时进行的,还是针对被炸货轮的打捞行动。
相对而言,这边的麻烦就少得多了。
虽然要将一艘被炸成两截的万吨级货轮捞上水面也很麻烦,组织策划与调集设备就得花上几个月,但是从货轮中捞出一些有用的东西,比如监控系统的控制计算机,就不是那么困难了。
没有证据,就不能摆上台面,通过常规渠道向大陆施压。
从一开始,特纳与里克尔就没想过通过常规渠道解决问题。
搜捕行动偃旗息鼓后,曰本当局集中全部力量,搜救岛上的幸存人员。
这是一份更加艰巨的任务,那些没来得及撤离小岛的自卫队官兵还好说,几个活着的都被送进了医院,死掉的也都得到妥善安葬。
关键是被埋在地下实验基地里的科研人员。
仅仅两天,潜水员就在货轮上打开一处缺口。
蛙人进入船体后,找到了控制中心,也找到了那台在爆炸中严重损毁的控制计算机。
这也难怪,为了安全起见,控制中心设在底舱。虽然爆炸点在十多米外,但是五十公斤高能炸药的威力绝对不可小觑,爆炸产生的碎片不但杀死了控制中心里的警卫,还顺带损坏了绝大部分设备。
那台计算机没能幸免。
因为小岛已经彻底坍塌,爆炸后只有几处较高地点露在海面上,其余都被海水淹没,地下实验基地也被海水吞没,所以搜救工作开始的时候,曰方就没抱多大希望。基地里的科研人员没被杀死,也被淹死了。
曰本当局想要的,还是几百名科研人员的心血:fpf项目的实验资料。
培养新的科研人员需要很多时间,非常麻烦,但是一切重新开始的话,不但之前投入的科研经费全都泡了汤,还得花更多时间。
要是能找到实验资料,fpf项目就有希望起死回生。
为此,曰本当局不但出动数艘舰艇封锁了小岛周边海域、严禁一切船只进入,还调集了全曰本的水下搜救部队,甚至出动了一支海自陆战队的蛙人部队,从驻曰美军那里借来了几台水下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