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乌江战纪 > 第021章 澹子下天坑

第021章 澹子下天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相石见澹子不听自己之言,果然惹怒瞫棹,无异于是自己把他送上了断头台,急忙道:“目今反奴余孽,表面降服,贼心未死。我听了老子学说,大约是教人听天由命,澹子此来,正可让他教化奴隶,少惹事端。”

瞫棹怒道:“我看他是挂羊头卖狗肉,或许并非老子真传弟子。”遂不听劝,又兼有小巫师火上添柴,瞫棹令将澹子下入死牢秋后行刑,行刑前先割去舌头,省得他见了神灵乌鬼乱告状。

时有万风部落长老果峰在场,道:“此人是老子的弟子,又素有虚名,杀了他,史上将留骂名。”

瞫棹道:“史书是写死人的,关活人何事!”余怒未息。

著名武士郑柏,时任虎安山山师将领,见澹子性命不保,出座从容道:“邑君,此人凭三寸不烂之舌,混迹于各国。我听了他的学说,或是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最能害人,让人无所作为。不如撵出草原,更资助些财货,让他去周边害人。到时,一举而周边可得,岂不大妙!

瞫棹与众人在虎安宫中与澹子相见,听他卖弄学识。却说巴人最信乌鬼,除了崇拜天地日月山川等,尤其崇拜祖先,“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白虎神廪君就是白虎巴人最大个的祖宗,宁可相信神鬼的指示,不愿相信他们认为的“歪理邪说”。

瞫棹听了老子学说,认为毫无可取之处,没有丝毫兴趣。澹子不识趣,道:“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辱之。”

瞫棹道:“你慢点说,我没听清。”

澹子听说过他耳朵背,但知道他是根本没有听懂,解释道:“意思是最好的王,或者国君,民众不知有王的存在,才算为得最好的;其次的,民众亲近他、赞美他;再次的,民众畏惧他;更次的,民众轻蔑他。麻雀虽小,肝胆俱全,为公、为伯、为子的,也是一个道理。”

瞫棹故意道:“依澹子看,我属哪一种?”

”况且,一个缚鸡无力之人,何须污了我武士的宝剑。”郑将军这套滥辞,放在他人,断无相信之理,在这荒唐邑君听来,入耳入心,更兼瞫棹向来最听郑柏之言,便道:“撵出草原!”

澹子出了虎安宫不远,万风寨主果峰赶来道:“澹子一路辛苦,不如到我寨中小住几日,蓄养点精气,再赶路不迟。”

澹子于是随了果峰,到了离草原仅数十里的万风林海中的万风寨,得寨中人厚待。

且说万风寨果氏,据说与古巴子国的附庸果氏国人同脉,来自远方,大约在今四川南充。

早在瞫氏进入草原之前多年,不知是何原因,更不知费了多大劲,果氏的一门支系就进了丹涪水流域,在万风林海一带生根。这支果氏人,善于识别、种植果树,尤其以鸭脚树最为有名。

“在他们眼中是再次的,心中是更次的。”

瞫棹忍住怒,道:“一派胡言!贱民知都不知国君为何人,还算最好的,比天还大个笑话!今日方知,老子、孔子之流,空谈误国,一无所用,难怪听说每到一国,背起大鼎跳大神,吃力不讨好。”说完哈哈笑。

澹子不死心,又道:“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你部族中的小民隶民,好比是水,邑君你好比是浮在水上的独木舟儿,要想不翻舟,就得让小民贱民过上好日子,才风平水静。

“我来丹涪水才一月余,多有听说邑君滥杀无辜之事,邑君何不自省?纣王、桀王,拥天下之兵,一但失德,尚不能自保……”

耳背的人,听坏话往往听得清清楚楚,此话一出,瞫棹大怒:“你有几颗脑壳,敢爬山涉水来揭我的短处!我这才明白,割耳朵无用,舌头才是最该割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