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乌江战纪 > 第021章 澹子下天坑

第021章 澹子下天坑(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最让当地巴人害怕的是说死在天坑中连鬼都做不成,魂儿不能升上来,也有说不知魂儿飘散何地,总之享受不了后人的供品,他们宁可在短暂的人生中受尽磨难,也不能到漫长的另一个世界里做野鬼。

因此,大约从瞫武子时起,打入天坑就成了草原上最最残酷的刑法。

澹子听说郑柏将被打入天坑,回想当年的救命之恩,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对天下大乱非常失望,当然凭他的修为,不能说是厌世,或者还有他自己的想法,外人不懂,不顾众人劝说,自愿陪郑将军下了天坑。

澹子去后,果峰当年委派照料他的几个果氏人在此安居,一代代往下传,名为学舍实为难民所的观林云林学舍处于半死不活状况,也有远处的人慕名前来,与其说是来这里闭门读书,不如说是闭门混饭吃。

好在住在里面的果氏后人沿袭祖先勤劳的品格,再加万风寨遵祖先果峰遗命长年资助,才没有关门大吉,慢慢成了万风寨一个特殊的子部族,人数不多,不仅不向万风寨承担义务,若有困难,反而有补贴。

鸭脚树,当时也称蒲扇树,就是银杏树,又称白果树,雌雄异株,是与恐龙同时代的古老树种。

果氏曾与瞫氏发生过数次你死我活的地盘争夺,后来见瞫氏反客为主,已成气侯,便第一家主动与瞫氏讲和,归于瞫氏,并与两河坝郑氏一样,是虎安山瞫氏最牢固的同盟部族和坚定的支持者。

续说澹子在果氏游了几处风景,十分喜欢,听说林海中有一处崖壁上天然生成一幅八卦图,传说是巫咸天师所布的,始并未信,及去一看,心有大悟,感觉到老师的学说在乱世之中难以传播,不如在深山中潜心修身,以待天时,决定定居。

当时,士阶层崛起,达则为官,穷则退而为师,百家争鸣,孔子首创私学,三教九流都有形式不同的私学,虽楚有材,晋实用之,已成共识,许多周游列国的名士从私学走向历史舞台。

澹子想在丹涪水授私学,传播老子学说,借万风寨之力,砍伐树木,收割茅草,在断崖前空地上修了一座面积不大的学校,取名“观云林学舍”,意为此处上观白云,下观林海之意。

瞫棹晚年,更加残暴不仁,眼看就要毁灭虎安山瞫氏,其弟瞫诃屡谏无效,发动兵变,软禁瞫棹,扶其子瞫隆继位。这是虎安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易权的兵变,后世虎安宫主人既为瞫诃拯救部族的壮举赞美,又经常担心出现第二个瞫诃。

瞫隆继位初,数部族趁机又反,被瞫光当年赶进深山峡谷的虎安山原土著部族也不知从何处冒出来大添其乱,瞫棹之弟瞫诃历经数战,杀了不少人,才弹压下去。瞫诃为当时瞫氏大部族第一武士,人人闻之胆寒,在整个巴国都有大名。

反叛平定,瞫隆改弦易辙,轻刑法,减赋税,厚待各子部族,方才重拯虎安山气象,因之,虎安山瞫氏后人也称瞫隆为中兴氏祖,称瞫光为氏圣祖,称瞫武子为氏雄祖。

就在这次平叛期间,有十几名混水摸鱼的外族武士逃进观林云学舍,瞫诃追至,四下搜索,不见踪影,下令烧了学舍,以绝后患。刚要点上火,一只怪龟不知从何处钻出来,将瞫诃拱翻在地。

瞫诃迷信,以为放火烧林云不祥,遂罢。

说是收授学子,哪有人来学,倒是一些无家可归的人发现是个混饭吃的好地方,赖在学舍不走,仍尊称澹子为师。澹子本是极富同情心,又有万风寨相助,权当做些好事。

一日,澹子见一只巨形怪龟,长着鸟一样的头、毒蛇一样的尾巴,伏在门前,直径约与成人等长,信为神物,焚香迎入学舍,供养起来。

斗转星移,几度春秋,郑柏因屡次谏劝,已渐渐不得宠。伴君如伴虎,越是曾经得宠的人,失宠后落井下石的人也越多,下场往往更惨,这一年,郑柏犯了个大忌讳,瞫棹将其打入天坑。

天坑,乃是草原边上的一个很大很大的深坑,人不知其宽长,更不知其深浅,巴人眼中,就是一个吃人的黑洞,他们相信连天空的雄鹰也不会知道有多大。

传说,天坑中毒虫猛兽成群,下坑之人无一幸存,且死得极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