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9章 地产热及泡沫(第1 / 3页)
吴小正又把目光投放到了统计数据上。
据统计,在1992年,从事房地产业的企业数目,从1991年的3700家暴增4.5倍,达到17000家。
其它的数据更加真实地反应了房地产的热浪。
房地产热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
如果是,1992年是中国发展史上的分水岭,那1993年,则是房地产产业发展的分水岭。
吴小正记得,在后世,人们把中国楼市起点的坐标定位到了1987年。
在那一年,就在中国南海边陲,新成立的深圳为筹钱发展特区,筹备了一场并不起眼的土地拍卖会。在会上,卖出了新中国第一宗土地。
正是那场不起眼的拍卖会,正式拉开了中国房地产行业市场化发展的序幕。
对于郑州亚细亚的死活,吴小正并不关心。
对他来说,他从来就没有把亚细亚当成真正的竞争对手,甚至于,他根本就没把亚细亚放在眼里。
不过打心眼里说,他是巴不得亚细亚早点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这并非是他不厚道,而是王遂舟给他留下的印象实在是太糟糕。
他此时就在想,如果亚细亚真倒了,他要不要去接手亚细亚的那些产业?
深圳的那场拍卖会,还影响了另一个地方,那就是1988年建省的海南。
自1988年起,海南就一直是中国开发的热土,大量资金涌·入那里,开始房地产的开发。
短短五年之内,海南的房地产价格,就从1988年的1350元/平方米,飙升至1993年上半年的7500元/平方米,土地价格也从1991年的每亩几十万元,攀升到现在的最高600多万元/亩。
可对于中国的楼市来说,除了海南这个泡沫之地以外,真正的大规模发展是在1992年。
1992年,南巡的春风,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新一轮浪潮,而更浪的则是房地产热。
他立即就摇了摇头。
亚细亚的那些产业档次太低了一点,跟正佳的规划完全不相吻合。
他倒是在提醒自己,在这两年里,一定要注意资金链的问题,否则吴氏企业也同样会出大问题。
吴小正还在努力回忆国十六条的内容。
他很快又想到了非常重要的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