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化工大唐 > 第三十一章 正式开张

第三十一章 正式开张(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郑建秋不仅把老宅给了自己,还叫郑晴派人帮忙整理,要不然哪有这么快生产。陈晚荣忙迎了上去,施礼道:“见过老爷子。老爷子深情厚谊,这里谢过!”

这天晚上,黄伯鸣和齐贤明联袂来访。陈晚荣和他们相熟,自然是热情迎接,叫人做些好菜款待。三人屋中杯酒共欢,无话不谈。黄齐二人此来有两个目的,一是来向陈晚荣贺喜,乔迁嘛自然是该道贺一声。二是来告诉陈晚荣一个好消息,国子监要从各县馆里招收一批良家子弟充实四门俊生。

今年的要求与往年不同,往年只需要文采好就成,而今年不仅要文采好,通诗书,还要弓马娴熟,通晓兵法。宁县县馆的生员虽多,合符这个条件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陈再荣,因而县馆一致同意陈再荣代表宁县学馆去应试。

符合这条件的生员,整个大唐又有几人呢?陈晚荣微觉奇怪,这不是为陈再荣量身订做的么?陈再荣这一去,十有八九必中,进了四门学,那就是从九品,有功名的了,尽管陈晚荣奇怪,也是代陈再荣高兴,感谢县馆栽培。

几杯酒下肚,黄伯鸣酒意上来,自觉和陈晚荣的关系不错,什么话都说,他认为朝廷这是在为将来储备将才。大唐这些年来风雨飘摇,边关上的战争不断,后突厥、吐蕃和大食帝国遥相呼应,搅得大唐边境不宁。

国子监现在招收这样条件的良家子弟,除了这理由外再也没有合适的解释了,陈晚荣也就心下释然。

“哥,我说的都是真的,以后你会明白。”陈再荣紧跟着出屋,找陈老实夫妇去了。

遇到这么一个弟弟,既是让人疼,又是让人恨,陈晚荣无奈的摇摇头。

这事虽有很多费解之处,陈再荣不愿说,陈晚荣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暂告一段落,带着雇工们开始做香皂。

把油过滤好,放到釜里,再加入井水加热,温度差不多了加入火碱溶液进行皂化。达到闭合状态,加入盐进行盐析。盐析好了,把皂基转移到另一个釜里进行碱洗。碱洗好了,转移到下一个釜中进行水洗。

水洗好了放到加入香料的釜器里提味。郑晴配的香料比起陈晚荣配的香料味儿更纯正不说,还有一桩好处,那就是不需要太多时间就可以使用了。

吃饭喝足,陈晚荣送走二人,把这个好消息说给陈老实夫妇知晓,二老欢喜得不得了,陈老实不住摸着滚烫的脸蛋,还有一长串的“好”字。

相对来说,陈再荣本人的反应却很平淡“国子监虽好,四门学是良家子弟博取功名的捷径,可我更愿意奋击突厥于大漠之上”。

陈晚荣素知他久怀报国之志,一心驰骋于大漠深处,也没往深处想,勉励他几句,要他多珍惜机会。

第五天上午,陈晚荣带着雇工正忙活着,只听一个爽朗的笑声响起:“陈小弟,恭喜,恭喜!”

陈晚荣一瞧,不是别人,正是郑建秋大步而来。郑晴跟在他身后,笑意盈盈。

香味处理好了,再来压模,切块,然后包装。

这些过程和以前一样,只不过人手多了,效率高而已。唯一不同的是陈晚荣这次没有把皂化的副产品甘油扔掉,而是收集起来。

现在是大量生产,甘油不少,扔了很可惜,将来肯定要提炼。陈晚荣要求肖尚荣他们把皂化后的废水加热提浓,只剩下极少的水份再转移到清洗干净的瓦缸存放。

用油生产香皂这事在古人眼里是很神奇的事儿,郑晴和雇工们一开始惊讶不置,看多了也就接受了,不以为奇。

一连三天很平静,陈晚荣天天带着人做香皂,做出六七百块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