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鱼儿上钩(第3 / 4页)
这事郑晴也不信,眨巴着妙目,打量着陈晚荣,微笑着没有说话。她是怕伤了陈晚荣的面子,才忍住。
帐本是千百年来的结晶,多少人心血所至,没那么好改,她们不信也很正常。不过,陈晚荣却是信心十足,没当过会计,借贷式帐本还是熟悉的,去财务室,时不时就会看见会计做帐,不是全部记住了,至少也没漏掉多少,笑道:“我画给你们看。”
见了他这副自信模样,青萼不由得愣住了。郑晴的反应就快多了,言笑宴宴的催促起来:“陈大哥,你快画给我看!”
即使她不说,陈晚荣也不会忘了,反诘一句道:“晴有功劳,你呢?”
“我给端茶送水的,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哪象有些人,人影都不见。”青萼头一昂,一副不把陈晚荣瞧在眼里的神情。
陈晚荣知道喜欢和自己过不去,也不去理他,开始看帐本,帐本上的字迹真没得说,很差,仅能辨认。不过,对于初学者来说,没有少笔划,没有写错字,能有这成就,很了不起了。真没看出,韩花花居然是一块读书的料子,只可惜唐朝没有全民教育,要不然韩花花说不定是个不大不小的才女。
帐本上记的是今天的收支情况,支了多少,买菜花多了多少,结余多少,写得清清楚楚,这帐做得不错。
“徒弟好,师傅更好!”陈晚荣笑着,一句夸俩。
她本来就怕见陈晚荣,再给陈晚荣一通说笑,恨不得有个地洞,立时钻了进去。忙往青萼背后躲,却给郑晴和青萼拉住,羞得脸红过耳,眼睛下垂,连看都不敢看一眼陈晚荣。
“聪明人,别乱说。”青萼白了陈晚荣一眼,数落起来。
郑晴给陈晚荣解释道:“陈大哥,这是帐房穿的衣衫,进入银库就得穿这种衣衫,可以防止盗银子。”
陈晚荣恍然,这办法不错,身上没有袋子,没有束腰,就是想偷藏银子都不行。郑晴的心思真细,什么事都想到头里去了,陈晚荣笑道:“谢谢你,想得这么周到。只是,花花不是那种人,她进出不用穿这衣衫。”
对陈晚荣的赞谢之词,郑晴很是受用,道:“陈大哥,你谢甚谢呢,这是人家该做的。花花自是不用穿,只是以后帐房多了,人多了,手也杂了,这衣衫就用得上了。”
郑晴倒不在意陈晚荣的夸赞,不过心上人的认可比什么都重要,郑晴妙目含情,打量着陈晚荣,很是喜悦。
就在郑晴喜悦之际,只听陈晚荣道:“这帐做得是好,不过,要是能把帐本改一下就更好了。”
郑晴还没有说话,青萼卟哧一声笑出来:“聪明人,你还会做帐?这帐本可是小姐拿来的哦,我们郑家几十年都用这帐本。这可是大唐通用的帐本,你怎么改?”
在她的印象中,陈晚荣会做化工,神奇的想法不少,要是陈晚荣说这帐做得不好,应该改进一下,她会信。可改帐本就是一件大事了,一件大得不得再大的事,就是经验丰富的老帐房也不见得能做到,更别说就没陈晚荣做过帐,要青萼不取笑都不成。
她还是嘴下积德的,只说“怎么改”,没说“你改得了”,已经很不错了。
这话在理,人多了,难免良莠不齐,采取必要的防犯措施实属必要,点头道:“是这理,不过到时再说吧。花花,赶紧把你的衣衫换了。”
韩花花等的就是陈晚荣这话,应一声,飞跑着去了。
青萼表功似的把一本帐本塞到陈晚荣手里,很是得意的道:“聪明人,你瞧,这是花花妹妹做的帐。花花妹妹多聪明的一个人,你却用来搞包装,真没眼光。还是小姐的眼光好,识花花妹妹这千里马于盐车之间。”这是采用“骐骥服盐车”的典故,是说陈晚荣没有眼光。
这话既吹捧了韩花花,又为郑晴挣了面子,很会说话。
“青萼,别胡说。”郑晴明白她的意思,轻斥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