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汉国震恐(第2 / 4页)
沮授洋洋洒洒一番话,无非是忌惮于陶商,想劝刘备退兵而已。
刘备眉头一凝,眉宇间流露出几分不悦。
当年颜良尚为河北大将时,曾为袁绍效力,兵出塞外,教训过不听话的鲜卑人,内心中对曹丕投靠鲜卑人的决策,实际上是心存不满的。
眼下颜良跟曹丕失去了联系,便与王平一合计,二将便决定绕过鲜卑领地,前来汉国投奔了刘备。
颜良本就是河北人氏,当年只是因为袁尚被灭,颜良走投无路之下,才归顺了曹操,跟着曹操去往了雍凉。
如今一晃多去已过,连颜良自己也没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重归故里,而且还受到了刘备热烈的欢迎,盛情的厚待。
颜良感激于刘备的厚待,又深恨陶商灭了袁绍袁尚和曹操,这三个他曾效忠过的故主,一心想要复仇雪恨,所以才会站出来向刘备请战。
整整五个月
五个月的时间,刘备的铁蹄再也没有机会南侵半步,十几万大军被死死的钉在了真定城前,死活就是攻不下去。
尽管刘备麾下有诸葛亮司马懿这等绝顶谋士,有关羽张飞赵云这等不世虎将,甚至是吴三桂安禄山这等新近崛起的当世大将,但他不管用尽了什么计谋手段,使出吃奶的力气,就是攻不破这真定城。
田单,这个冒充古人之徒的家伙,仿佛天生就是为了守城而生,击败了刘备所有的攻城手段,让真定城巍然如铁,屹立不倒。
眼下秦国已灭,陶商据说已经赶到了并州,若是能击败鲜卑人,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赶来解真定之围。
一方面,他想拿下真定,杀戮魏将,以泄心头之恨,一方面也想尽快立功,以在汉国站稳脚跟。
刘备当然看得出颜良的心思,目光中流露出几分欣慰,却拂手笑道:“子正莫急,早晚有你立功的机会,朕自会让你报仇雪恨,一雪前耻。”
颜良这才压制住了战意,退了下去。
刘备的目光,转向了帐前群臣,神色变的肃然起来,沉声问道:“曹孟德不争气,这么快就被陶贼所灭,眼下陶贼已至并州,随时可能前来冀州,我大军又始终攻不下真定城,形势到了这般地步,尔等可有什么良策?”
话音方落,沮授第一个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眼下陶贼新灭秦国,魏军士气高涨,而我军久攻真定不下,士气已是强弩之末,此消彼涨之下,敌我两军强弱已经逆转,臣以为,我军当趁着陶贼未到之前,撤真定之围北归,修筑冀北各城池,巩固已有战果,以逸待劳,准备应对陶贼的反攻才是上策。”
天下形势的走向,已经开始向不利于刘备的方向倾斜,他如何能不心急恼火。
“陛下收纳臣归降,臣苦无寸功,愿率大军为陛下攻下真定,以报陛下收留之恩”帐前一员虎熊大将出班,慨然请战。
刘备思绪收敛,向着那虎将看出,请战之人,正是新近归降的颜良。
这员秦国大将,在敦煌决战前昔,跟随着曹丕离开了秦国,试图前去投奔鲜卑人,却不想半路上遇到了沙尘暴,与曹丕失去了联系。
当时颜良和王平二将,带着不足千余士卒,迷失在了沙漠之中,与曹丕不同的是,颜良幸运的走出沙漠,进入到了鲜卑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