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 赎 罪(第3 / 4页)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武安国是欣喜万分,感激的连连拜谢。
陶商抬起头,目光穿过洞帘,望向了博县方面,英武的脸上,猎猎的杀机,已燃烧起来。
……
数天后,博县北门。
入夜时分,北门城门却悄然大开,数以百计满载粮草的骡车,在夜色的掩护下,源源不断的进入博县。
说着,武安国还跪了下来,替武松请起了罪。
陶商拂了拂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武安国便接着道:“松儿未经历练,看不出宋江的真面目,安国却是眼睛清亮,所以才想借着宋江求粮之机,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帮陛下一举夺下博县,也算安国为那不肖子赎罪了。”
武安国道明了理由,倒也是合情合理,而陶商在他说话之时,已暗自动用了系统精灵,扫描了他的忠诚度,确信了他所言非虚。
听过他的解释,陶商便点头道:“你的心思朕明白了,不过你冒着这风险,帮朕夺下博县,立下奇功,恐怕不光是替武松赎罪那么简单吧。”
借着火光北望,往北的道路上,隐隐还可以看到更多的粮车,绵延不绝,一眼看不到尽头。
北门城楼上,宋江巍然而立,俯视着那一辆辆送入城中的粮草,黑黑的脸上,钩起了得意欣慰的笑容。
诸葛诞此行大功告成,终于是说服了武安国带头献粮,大大的缓解了他粮草不足的难题,他焉能不喜。
而且,武安国的献粮举动,也代表着泰山豪强对他的支持,让他感觉到自己对泰山郡的统治也更加稳固了几分。
“武安国那厮还算识相,总算是怕了公明哥哥。”李逵得意的笑道。
武安国身形又是一震,敬佩惊奇的目光望了陶商一眼,显然然是没想到,陶商的洞察力强悍如斯,竟然如此轻易的就识破了他的心思。
当下武安国便以头叩地,恳求道:“安国确实还有一个不情之请,希望陛下扫灭宋江之后,能尽量活捉松儿,给他留一条活路,给他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
武安国终于道出了最最真实的想法,什么为国效力之类都是虚的,真的原因是他清楚的看清了大魏实力,知道宋江必败,所以才这么煞费苦心,想用一场奇功来换取自己儿子的小命。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陶商一声感叹,拂手道:“朕向来是有功必赏,看在你帮朕立下大功的份上,朕就准了你所请,尽朕所能,留武松一条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