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3章.强迫(三).(第2 / 3页)
然而,李成儒沉思片刻之后,却又把话题拉回到河槽与海漕的争议,问道:“赵阁臣所言有理,但下官还是觉得,改河漕为海漕之事很有必要,虽然前期投入更多,但可以节省四成左右成本,同样不是一个小数目啊,若是今后每年都能省下近千万石的粮耗,相当于九边军镇的全年军粮,于国于民皆是一件好事……”
见李成儒依然还惦记着河槽与海漕之争,赵俊臣不由是无奈摇头。
他此前的长篇大论,其实就是想要转移话题,不想继续讨论此事。
若是算上这三项,那么海漕的成本就会增涨一倍有余,达到河漕的六成左右,而且前期投入还要更为惊人,但若是使用这样的统计数字,海漕的优势就不再是那么明显!所以,我为了增强海漕之事的说服力,就刻意忽视了这三项耗费,最终才出现了你所看到的那些统计数字!
你看,这就是统计标准的重要性,只要是改变统计标准,就可以得出任何一个你想要看到的统计数字!所以,统计数字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统计方式!”
见到李成儒表情间满是恍然受教,赵俊臣想了一下,继续说道:“李尚书执掌户部衙门之际,不仅会经常见到一些统计数字,更还会经常收到各地公文,我此前执掌户部之际,也算是有所心得,趁着今天这次机会,就与李尚书相互交流一番。
户部所收到的公文,绝大多数都是中枢与地方各大衙门伸手要银子的内容,这些衙门向户部索要银子之际,不外乎就是两招,其一是诉苦哭穷、其二是遵循前例,这两招很容易就会把人带到沟里去,必须要小心甄别。
先说诉苦哭穷,这一类公文绝大多数内容都是强调自己的衙门究竟有多穷、用银子的地方太多、已经无法维持云云,你读过这些公文之后,情绪想法就会受到这些内容的影响,然后就会认为户部衙门确实应该拨给他们更多银子……
若是改河漕为海漕、变河运为海运,当真是可以减少七八成的损耗,咱们户部为何一直都没有推行此事?接下来若是可以成功鼓动清流们冲锋陷阵,户部与工部则是伺机表态支持,此事未必就不能成!一旦是成功了,岂不是江山与百姓的一大幸事?
更何况,咱们也都知道,漕运衙门乃是‘周党’的钱袋子,若是咱们可以改河漕为海漕,更还可以趁机重创‘周党’的财力!到了那个时候,‘周党’必然是要不可逆转的逐渐衰弱,咱们就可以一家势大,说不定就连那内阁首辅之位,也能顺利收入赵阁臣的囊中,于公于私都是好事啊!”
听到李成儒的这一番话,赵俊臣不由是有些诧异。
并不是赵俊臣意外于李成儒的这般观念,而是赵俊臣万万没有想到,李成儒担任户部尚书已有数月时间之久,竟然还会相信所谓的“统计数字”。
于是,赵俊臣不由再次泛生了“好为人师”的癖好,决定给李成儒好好上一课。
针对这一招,我建议李尚书今后要改变自己审阅公文的方法,不再是依照顺序先看开头再看结尾,而是反过来先看结尾再看开头,先看一眼公文的结论与落款,然后再去看前面那些支撑结论的具体内容,往往就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判断,往往也是更为精准的判断!
再说遵循前例,这一招也很常见,譬如说户部拨银子给武昌府兴修水利堤坝之后,周围府县往往也会依葫芦画瓢,同样以兴修水利堤坝为借口、向户部伸手要银子,理由也很充分,武昌府兴修水利之后见到了诸多好处,于国于民皆是大为有利,所以他们也想要造福百姓、也想要兴修水利堤坝……
但绝大多数时候,‘只要效仿前例自己就能成功’这种观点,全然忽视了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相异之处,根本就是一个谬论,就像是那些统计数字一样,只是为了佐证与强调观点罢了!
武昌府的地势环境,一旦是忽视水利堤坝的兴建,就一定会出现水患,但其他府县的地势环境又岂是与武昌府完全相同?户部又岂能因为武昌府的前例,就给予他们同等支持?所以,每当是公文之中出现了遵守前例的内容,就必须要仔细思索两者的差异之处……”
听着赵俊臣的详细传授,李成儒表情间满是受教恍然之态,只觉得自己担任户部尚书以来所遇到的许多难题,此时已是寻到了答案
虽然,李成儒要比赵俊臣年长了近三十岁。
“李尚书,你现在执掌户部衙门,每天都要与账目、数据、以及各类统计打交道,所以有一件事你必须要明白,那就是——你所看到的任何一组统计数据,皆是不可全然相信!
事实上,这世上的任何统计,统计之际所采用的标准方式,皆是要远比最终的统计数字更为重要!若是抛开统计标准,任何统计数字皆是毫无意义!有些统计数字看似是严谨缜密、毋庸置疑,但实际上只是不同势力为了强调观点、推动舆情而使用的一种工具罢了。
就以这次的事情为例,根据户部衙门的统计,河漕成本乃是漕粮漕银的三到五倍,而海漕成本则只有八成左右,可谓是相差悬殊,自然是强调了河漕的弊端、海漕的优势……
但你若是仔细留意过这些数字的统计标准,就会发现户部统计河漕成本之际,把所有相关成本皆是加了进去,但统计海漕成本之际,却忽略了至关重要的三项,分别是沿岸海港的扩建、远洋巨舰的建造与维护、以及水军护航驱逐海盗的耗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