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土豪 > 第252节 百里盐田

第252节 百里盐田(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啊,自然是按律上交盐税。以及,三成上交国库,一成免税全部归广东都司,一百万担盐广东这边吃盐是肯定够了的。”

“一百万担,人都变成咸肉了。不过也罢……!”胡濙也没有反对这个比例。

白名鹤犹豫了一下,这才继续说道:“还有一成,归这些军户所有。说起来,一个人也不过分到十担盐罢了。”

白名鹤的意思可不是让这些军户拿盐来象穷苦盐户那样上交。而是盐引。

按上交的价位,一担盐才不到一两银子,明朝一担就是后世的五十九公斤,按明朝的斤来计算,也正好是一百斤,可一斤盐在零售价位却已经达到三百文,其中一份盐引是三百斤,就是三担盐,六两银子的盐引钱,再加上六钱四分的盐税,就是六两六钱四分银子。

按胡濙所说,大明人均每年每人五斤盐。事实上是远远不够的。

大明军方最多的一个抱怨不是粮食不足,而是盐不足。许多将军都在骂。连盐都不给吃,那里有力气去打仗呀。越是内陆,这个问题越是严重。

富人有细盐可以刷牙,可以清洁身体。穷人,穷兵却连吃的盐都没有办法保障。

这也是杨能疯了一样建盐田的一个直接的原因,他曾经就经历过五天都没有吃到过一点咸味的日子。

千万石盐。按吨位来计算就是五十万吨的盐产量。

这六两六钱四分银子,折算到每斤才二十二文钱。

运输费贵,可能贵多少,一引的运输费,就算按盐引价加一倍,那么一斤盐的成本就是五十文钱。当然实际是运输费用也远远达不到这个数字。

想到这里,白名鹤突然开口问兴安:“兴督,胡老刚才说大明一年有六百万担盐。那么是不是应该有一千二百万两银子送进国库呢?”

白名鹤这句话一开口,十大商帮所有的代表全部跪了。

因为大明实际的盐税收入,还从来没有超过二百四十万两银子。景泰元年盐税的收入仅仅为一百一十四万两银子,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如何让商人们不怕!(未完待续。。)RT

大明现在的人口与后世的现代相比,就是十五分之一少些,如果不是经历了场土木堡之变,再加上云贵两地的少数民族,以及属于大明的朵颜三卫大明的人口有八千万至八千五百万左右。

后世的现代。盐的全国的年产量八千万吨以上。

当然,后世的盐还有许多工业用途,大明眼下工业用盐比零高那么一点点。

仅仅用在了制作染料上,其余的地方还用不到盐,或者是少到可以忽视其数字。

“名鹤,你说这盐田怎么办?”于谦突然开口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