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十年磨一剑(五)(第1 / 2页)
由于武曌年纪渐长,近些年对于男色的兴致也淡了许多,身边只留下张昌宗与沈南缪两位男宠,其余之人皆已遣散出宫。这些年轻貌美的俊逸少年虽然失了帝王的宠爱,但却得了不少银钱,足以够他们富甲一方,只要不是挥霍无度,便可丰衣足食的度过余生,对他们这群人而言,倒也算是得了善终。
长相俊美的张易之与医术高明的苏焕至今仍未娶亲,虽然为了避嫌,并不曾与暮朝单独会面,却仍旧让李隆基吃醋不已,每每看向两人的神色皆有些不善。
时值暮春三月,草长莺飞、阳光温暖。抹云楼后院中的两树桃花开得正好,五色碧桃与千瓣桃红争奇斗艳,清风袭来之时,白色与粉色的桃花轻轻摇曳于风中,偶尔随着温润的春风飘落于人们的发髻肩膀,那一刻的桃花美丽的惊人。
活泼好动的呦呦欣喜的站在桃树下,随手拾起掉落于自己浅粉色衣裙上的白色桃花,转头望着不远处的暮朝,开心的询问道:“娘亲,咱们一起来酿桃花酒吧!”
暮朝微微一愣,随即走上前去点了点呦呦的额头,浅笑道:“你个小丫头才多大呀,竟然想要学人家喝酒?我倒是可以给你做些桃花粥与桃花茶,桃花虽然对女子极好,有美肤养颜之效,却也不可多食。你少吃些解解馋也便罢了,可别像以前一样碰到喜爱的美食便没了分寸,直到将自己撑得腹痛才肯住口!”
韦氏原本以为,凭借她的心计与手段,很快便能抓住暮朝的把柄,狠狠的折磨她以泄心头之恨,却不曾想到她设下了无数个自认为天衣无缝的绝妙陷阱,却纷纷莫名其妙的无疾而终,本以为不用半年便能够完成之事,竟然拖了八年之久也未曾有半点进展。
八年时间,足以改变很多事。
呦呦已经从牙牙学语的可爱婴孩成长为聪慧可人、容貌秀美的小姑娘,承袭了母亲的肤色莹白如玉,粉嫩得仿佛可以掐出水来,妩媚的凤眼像极了武曌,却比深藏不露的武曌多了几分俏皮与狡黠,浅粉色的樱唇总是带着甜蜜的微笑,看似亲切随和的女孩却有机智的头脑与敏慧的心灵,只要她愿意,她可以看透任何一个人的心思,甚至包括她那位日渐威严、深不可测的父亲以及九五至尊、高高在上的曾祖母,却只有她最爱的母亲一人除外。
容貌精致、聪慧机敏的呦呦自然深得武曌与李隆基的喜爱,时常被武曌接入紫宸殿伴驾。极为宠爱呦呦的武曌即便在面见朝臣、批阅奏折时也常常将呦呦带在身边,皆不避忌,近两年甚至开始与她谈论起一些前朝国事,而呦呦虽然稚嫩却见解独到的回答每每令武曌惊喜不已,心中原本便十分清晰的念头越发坚定起来。
已经近而立之年的李隆基彻底褪去了青年的青涩,俊朗的面容多了几分冷硬的线条,日益深邃的双眸收敛了曾经的锋芒,目光流转间偶然闪现的威严与凌厉却足以让人胆战心惊,即便是未曾臣服于李隆基之人也不敢小觑这位李唐皇室中最为年轻的亲王。这些年来李隆基虽然又收了十余位女子进府,却不曾让任何一位女子为他诞育子嗣。
呦呦脸色一红,仍旧不甘心的解释道:“都怪娘亲做的东西太过好吃了,任谁见了都想要多吃几口,何况我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娘亲又怎能怪起我来!”
暮朝无奈的摇了摇头,精致的凤眸中带着揶揄的笑意,“哦,此时你倒是承认自己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孩子了?又是谁昨天只带着一个婢女便私自跑到东市上去,直玩到天黑才返回王府,却一直强调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了?”
呦呦尴尬的笑了笑,眨了眨眼睛,故意转移话题道:“我已经见过娘亲动手做桃花粥与桃花茶,惟独没有见过这桃花酒要如何做。不如,娘亲先带着我一起酿桃花酒,至于桃花粥和桃花茶稍后再做也是使得的!”
王妃王氏整日周旋于李隆基的诸位妾室间,为了平衡后院的局势费尽了心血,眼角已经出现了细小的纹路,即使用了许多名贵的补品也未能养回来。王氏见李隆基许久不来自己院中,也渐渐心灰意冷,不再寄希望于李隆基的宠爱,只将大半心思用于养育记在她名下的李瑛。
刚进王府的女子见王爷每日都要前往抹云楼陪伴惠侧妃与灼华郡主用膳,不禁既羡慕又嫉妒,又见王爷对灼华郡主甚为宠爱,甚至超过了唯一的儿子李瑛,于是便纷纷期盼着能够为王爷生下一位聪慧可人的女儿,到时候既能得到王爷的宠爱垂怜,后半辈子也有了依靠,不免明争暗斗一番。
入府较早的赵氏与许氏一直明哲保身,从不参与其他妾室的争斗之中,却在诸位妾室中最得李隆基的欢心。刘氏虽然被李隆基解了禁足,却仍旧足不出户,每日吃斋念佛,昔日乌黑的青丝已经染上了雪色霜华,清秀的面容却是愈加沉静,倒是有了一些不食人间烟火的气韵。董氏与柳氏这些年来倒是看清了王府中的局势,虽然不曾亲自动手,倒是时常架桥拨火,打算借不知天高地厚的新人之手对付惠侧妃,却每每失望而归,于是近两年也渐渐沉寂下来,只在无人之时偶尔说些咒骂惠侧妃的话泄泄心头的怒火,而不再有其他动作。
然而上天似乎格外厚待暮朝,岁月的流失未曾在清丽出尘的面容上留下一丝痕迹,莹润如玉的肌肤与乌黑柔顺的青丝衬得她本就精致秀美的面容越发出众,加上温婉恬静的气质与日益精湛的医术,竟是比许多二八年华的妙龄少女更多了几分难以言喻的魅力。
李隆基果然信守承诺,在呦呦刚满周岁之时便支持暮朝返回同济堂行医,并且于义诊之际时常陪伴行医施药,多年来为许多病患治愈了顽疾,救了不少贫苦百姓,也渐渐改变了众人对医女成亲后依然外出行医的看法。虽然如今于婚后返回同济堂行医的医女依然不多,但于同济堂而言却是另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