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乱起大漠(第3 / 4页)
草原谁的拳头大谁有理,既然有人已经搅浑了水儿,那便索性因势利导,放开了抢是。虽不如去抢汉人的油水丰足,但若得手,却也能大大缓解本部落的困难。
甚至说不定,因此还能成部落的壮大。草原的每一个大部落,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崛起的,这本是草原的生存法则。
至于那帮青巾贼,天杀的,但凡碰当然是毫不犹豫的灭掉以报血仇。但若是遇不,却也不必太过在意。甚至在最初的暴怒之后,许多部落都悄悄的祷告不要遇才好。那帮贼人凶悍的紧,真要对,说不定是谁杀死谁呢。
于是乎,在这种诡异的心思下,整个草原的南部都渐渐动荡了起来。所有人都打着搜寻青巾贼的旗号,但实则相互征伐不断,各相吞并的戏码演不绝。
乱了,彻底的乱了。
没人能说清究竟是哪路人马做的,报据称,来人全是骑兵,连头带脸都蒙在青巾里。突兀而来,二话不说是一番冲杀放火,却又并不赶尽杀绝,倒似是纯粹为了破坏。
人人都是一人双乘,来去如风,毫不做多余停顿。最多冲杀两个来回,便唿哨着纵马而去,让人追之不及。短短三日间,便已连续袭破十余个部落。
遭了殃的蒙人怒火烧,待到反应过来后,俱皆纷纷提刀马,誓要找到这帮人报仇。然而,谁也找不到这帮人的踪迹。
而随着破坏的范围越来越大,使得更多的蒙人参与了进来。遍寻不得之际,众人的火气和憋闷也越来越大,积蓄之下,已经开始有部落之间相互攻伐起来。
草原各部落之间,本是弱肉强食、攻伐不断。相互间,因此不知积蓄下多少仇恨。而今,又时值入冬,无论是食物还是牛羊所需的干草,原本并不充足。再被忽然来这么一遭,更是雪加霜。
达延汗起先并没在意,这种事儿在草原司空见惯了,没什么好怪的。但是当他终于发觉苗头不对,再想压制下来时,却发现已经晚了。各部落间早已杀红了眼,到处都是小规模的战斗,如同牛毛一般,哪里还能控制的住?
尤其此刻他正满心焦虑的等待着和明朝的协议,还要一边提防亦思马因的偷袭,根本抽不出太多的力量来管这些。
好在都是些小部落,最多是路途不靖,多一些杀戮而已,倒也不至影响到大局。由此,王庭只是发出了一道警告令,表示了下达延汗的不满后,也由得他们去了。
但是这个消息到了杨一清这儿,杨一清却从看到了不对劲儿的地方。
吃食不够?牧草不足?没关系,抢是了,铁木真的子孙,从来不惮于战斗。
按照一贯的传统,抢夺的目标自然是关内的汉人。以往历年都是如此,虽也有因此丢了命的,但只要不是太过深入,引起汉人守边大军的围剿,或多或少都总能得到回报的。
但是今年不行了,因为达延汗和国师亦思马因的大战到了紧要的关头,又忽然出现了亦不刺部叛乱一事儿,使得达延汗不得不设法先安抚住大明,免得引来明军夹击、首尾难顾。
因此,达延汗下了严令,今年各部落决不可主动去挑衅明军。否则,不用明军打过来,达延汗会先摘了他们的脑袋。
汉人是不能指望了,至少今年不行。那怎么办?没关系,还可以自己打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