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心定(第2 / 5页)
“好汤”苏默长长打了个饱嗝,由衷的赞叹了一句,随即笑着看向孙四海道:“老孙,有心了,谢谢。”
孙四海受宠若惊,微微弯腰道:“当不得公子谢,却是海当谢公子抬举才是。”
苏默这才发觉他的称呼和自称都有了变化。来了这大明时空这么久,虽然仍是了解的不多,但对于某些特定的称呼之类的,他还是有了些大概的了解的。
像孙四海这样,直接称呼自己公子,而不是连带姓氏,而自称又是直接己名的,其实就是一种委婉的投入门下的意思了。
这就被主公了?苏默觉得有些玄幻了。
后世曾看过很多记载,都说古代酒水低劣,不但口感差,也几乎没什么度数。要不然,来不来的就几斤几斤的上,来不来的就蹦出个什么十碗八碗的?
所以苏默觉得,以后世自己一斤白酒的量,不说一人干翻全场吧,至少打上几个回合还是没问题的。
于是,他悲剧了。
谁说的古代酒没度数的?苏默发誓,要是能回去后世,第一件事就是抓住这丫的,然后把丫的按酒缸里泡上三天。
他喵的,这大明的酒,口感淡些是没错,可那度数绝对不低啊。
这是个等级制度严苛到发指的时代,各个阶层都自觉不自觉的安守着自己的本分。
苏默出身贫寒之家,身后没任何背景,没有半丝著名姓氏的沉淀。甚至相对于孙四海这种富商来说,最多也不过就是个平等罢了。要说苏默自己那读书人的身份,别扯了,连个秀才都不是,算个屁的读书人啊?
秀才见了官才可不跪,他一个小小的蒙童,只要没考中秀才,说到家仍是个屁民
这种情况下,孙四海竟流露出投入门下之意,苏默能不觉得玄幻吗?
其实他没弄清楚,所谓的古代酒度数低,说的古代大多是指的唐代之前。
自唐代伊始,有名号的烈酒便有三勒浆了。更不用说,经了经济发展爆发的宋朝。及到这大明,酒水的酿制已然极为成熟了。他拿着唐之前的记录比照大明,不中招才叫一个怪呢。
曳斜着眼前这碗汤,清光中漂着几丝翠绿,一种鲜香醇和的气味飘过,胃中便已然有些舒畅起来。
伸手接过碗,只顾得上冲孙四海点点头,便用瓷勺一口一口的往嘴中送去。及到最后,稍稍不烫了,更是干脆举碗一饮而尽,而后才长出一口大气。
额头一阵细密的汗水冒出,肚中暖意翻涌,那酒意便顿时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