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逆转1906 > 第131章 新的作物

第131章 新的作物(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即便我们不计成本的开垦农田,进行水利建设,提高农业水准,创造了产值与其对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损失相比,也不成比例。而发源自云贵高原内的河流下游地区用于防洪的费用,或者水土流失引起的洪灾损失,都很可能大于这个产值……”

顾晓蓝最后说道:“综上所述,云贵高原是不适合发展传统农业的地方。”

虽然目前派遣留学生的机构不止星科一家,但星科的条件却是最好的。

星科给出的条件非常好,留学期间的所有学费、差旅费都是由星科集团垫付,然后按留学所在地的物价水平,每月再支付给学生相当于当地平均收入150的生活费。学生学成回国之后,如果愿意在星科集团安排的地方工作六年,这笔钱就算是委培费,由星科全部承担,学生自己就不用还这笔钱了,相当于是公费留学。如不愿服从星科的安排,这笔钱相当于助学无息贷款,在十五年内偿还即可。

最重要的一点是,星科招募留学生的条件很宽松,不要求什么才高打斗,社会精英,只要是身体健康,能通过笔试和面试的就可以了,而且笔试题目也不难。最重要的是“男女不限,年龄15到3周岁”。唐宝玥就是看中了这些条件,才想了个鬼主意找上门了。至于年龄不够这点,你不知道有种手段叫虚报年龄吗?小萝莉当时找到上海的报名处就自称“十五岁”了,至于家长的证明书,是她自己模仿老爸的笔迹写的。要不是报名处的公务员实在觉得不对劲,搞不好真的会被她蒙混过去。

后来卡富尔觉得这事比较特殊,就向文德嗣请示如何处理,文德嗣固了一下,就特批了。让小萝莉先去美国的华人区中学读书,到了年龄再去相关学校学习。其实小萝莉去哪个国家并没有要求,只要够强就好。但星科现在和美国的关系最好,势力也最大,自然优先去那边。

对于文德嗣来说,唐家萝莉的事只是个小插曲。他现在正忙着处理云贵高原的事情。

大逆转1906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

内江,科社党总部。

“唐绍仪的女儿安排好了吗?”文德嗣看着手里的文件,随口问道。

顾晓绿答道:“已经安排好了,这次随同我们去美军接舰的代表团一起赴美。真看不出这小丫头这么厉害,把唐绍仪气得不行了。”

“……我们以解放前占农户总数近半的中农为参照,测算出的数据是:贵州的中农每户平均有田三十亩左右,其中大多是坡地,平均年产粮食22公斤,每户平均人口人均粮食337公斤,扣除正常赋税种子及其他生产支出,人均占有粮食20公斤左右,无论老幼男女,每年消耗粮食折算为150公斤,每人余粮即为6公斤,不算衣物油盐等其他日常开支…。”

负责西南大区的副秘书长顾晓蓝在向文德嗣介绍情况,她接着说道:“这些数据都是理想状态的数据,估计税赋和其他开支都要远远大于那个数字,而取样的样本还是选择了近郊、沿江沿河、大道两边交通还算发达的地方。

“每人每年余粮才这点儿?这还是中农,那么下农佃农呢?”文德嗣皱起了眉头。

“是的,云贵高原是很贫瘠的地方。不但贵州如此,云南北部和广西北部地区,也有相似的问题。包括贵州、云南、广西等省所在的云贵高原,普遍以喀斯特地形为主,这种地形非常不适和发展传统农业。这里的土地非常贫瘠,产量一直都很低,大多数农民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其中一部分甚至连自己都养不活。根据我们的专家评估,改变农耕技术和作物种子的改良,加上使用化肥农药,实现温饱没有问题,但再进一步发展难度很大。”

“据专家考察表明,云贵高原的耕地开发余地很小,这里的土层非常薄,如果过度开垦,极易出现石漠化的危险。现在已经有少数地区出现了石漠化,专家建议是不宜再进行开垦,部分地区甚至要退耕还林。”

文德嗣笑着说道:“呵呵,老唐最后还不是妥协了,这小萝莉才13岁多点,就居然懂得利用我们去对付她老爸,真是人小鬼大……”

说来好笑,唐绍仪这次到上海谈判,他家的五小姐唐宝玥就吵着要一起来,他平时最宠这个女儿,也没想太多,就带着一起来了。谁知这只小萝莉十分狡猾,就利用到达上海的机会,趁她老爸谈判的时候,自己跑到上海市人民政府,要求报名留学生。

唐绍仪找不到女儿可急坏了,他根据女儿留下的信就上门找卡富尔要人,最后在市政府找到了女儿,却带不回去了。小萝莉威胁他老爹,如果不同意她出去留学,就把自己卖到青楼去……最后,老唐不得不妥协,同意唐宝玥留学,但是也从家里派了2个亲信女仆跟着。

后来经过科社党的政工询问,才了解到其实唐家萝莉想留学并不是主要目的,她主要是想去看看国外到底是怎么回事。好吧,简单的说,这就是个小愤青,比较理智的那种。因为在家里长期耳闻目染,了解到中国长期被列强欺压,她就想看看那些列强到底厉害在哪里,然后把这厉害的东西学到手再带回来。唐家萝莉非常聪明,十岁就会看报纸,她能想出找科社党帮忙就是从报纸上看来的。

星科集团的留学计划是针对全国的,计划的第一年(19uu年)是送了102人出去,1907年就增加了一倍,派遣了26人,196年是38人,今年计划是派遣406人,第一批26人已经出去了。为了招揽足够合格的留学生,科社党就在全国各大报纸上打广告招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