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世事难料(第5 / 6页)
实际的情况是,皇上登基伊始,为了扩大自己在宗室里的影响力,只能加重几位兄弟的份量。
一个铁帽子亲王,朝会排班又在亲王前几位,可比初封一个亲王更有分量的多。
十六阿哥善待庄亲王府旁支,与其说他“仁义”,还不如说是替皇上在安抚那些人。
曹颙对那嬷嬷摆摆手,叫她先回内宅,自己同曹项稍后就到。
“真是大事,竟是一点动静都不听说。”曹项低声道:“平素里,并不曾听闻广禄有什么劣迹。除了同广禄之间有些不合的说辞,同保泰那一支的堂兄弟们关系甚好,不忘伯父的养育之恩,宗室里都赞他‘仁义’。”
并不是他八卦,只是因四姐对指婚给广禄,才对裕亲王府那边的消息多关注了些。
曹颙挑了挑嘴角,有些明白裕亲王府变故的缘故了。
连手足兄弟都容不下,又怎么会真心实意地隔房堂兄弟?不过是“东施效颦”罢了。
兄弟毕竟不是父子,即便广灵真犯了什么忌讳,也未必会牵连到广禄身上,如此自乱阵脚,反而容易惹人厌弃。
若是广禄真也是问罪之列,那即便他磨破了嘴皮子,王府的护军也不敢放他出来。
“回王府?”广禄有些犹豫,道:“那样的话,怕是一时半会儿就出不来了,怎么打探我二哥的消息?”
曹颙摇摇头,道:“既是皇上要拘人,打探也是徒劳,不管是放人,还是怎地,总会有旨意到王府,三阿哥还是先回王府为好。”
见曹颙镇定,原本有些慌乱的广禄也跟着镇定下来,点了点头,道:“都听大哥的。”
那个“西施”不是旁人,正是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奉旨袭了庄亲王爵位后,对已故老亲王的侄子、侄孙多为看顾,应得一片赞誉之声。
广灵所作所为,想要效仿十六阿哥,为自己谋个好名声,却是忘了他与十六阿哥的不同。
老庄亲王的那几个侄子,虽更有继承亲王爵位的资格,可因不得皇上欢心,所以爵位才落到十六阿哥身上。
这只是表面。
既是要回去,他便也不耽搁,只望了望东府影壁,轻声道:“太夫人同四姑娘跟前,还请两位哥哥帮忙分解一二,小弟这就回去了……”
曹颙没有点头,而是对曹项,道:“使人给三阿哥找匹马。”
曹项应了,吩咐管事去牵了一匹马。
广禄感激地冲两位抱抱拳,才接过缰绳,翻身上马,渐行渐远。
曹颙与曹项刚转过影壁,就见有一个嬷嬷过来,原来兆佳氏等得不耐烦,开始使人到前面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