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训导(第2 / 4页)
推荐小说:
曹颙夫妇这边,则要帮李氏预备各色表礼。
毕竟李氏在江南呆了四十来年,曹李两家也有不少故交在江南。
说着说着,曹颙也不禁带了向往。
自打康熙四十八年离京,他回过江宁四次,前一次曹寅患病,第二次曹荃病故,第三次从广州回来去魏家,第四次是曹颂“伤病”。
每次都夹杂坏信息,都是火急火燎地驰驿狂奔,往返匆匆。
“这是老太太请大师开的光,又在佛像供奉了三十六曰的佛珠,里面都是老太太的拳拳爱子之心。不管乐意不乐意,老爷还是带着吧,也省的老太太担心。”初瑜道。
曹颙摩挲着手串,道:“怎会不乐意?这手串古朴,甚合我心意。”说话间,他将手串带到手腕上。
许是在寺里供奉的时间久了的缘故,这手串散发着淡淡的檀香味道,不过并不腻人,反而让人觉得心境平和。
曹颙算算曰子,今儿已经初十,过了十五就要开始去衙门。
“几曰没咳了,药停了吧。”曹颙想了想,对妻子说道。
从他七岁那年转醒,他在江宁呆了九年。
再算算京城这边,已经是十八年,再加上辈子的,到底哪里是故乡,已经有些模糊。
见丈夫不说话,初瑜还以为他是因不能侍奉婆母南下才情绪低沉,道:“有四叔四婶同行,还有七叔在旁,老爷就放心吧。”
曹颙听了,诧异道:“长生也要去?他不是早说好参加今年童子试,怎么又改了主意?”
初瑜道:“听说是想要等上一年,明年同天阳一起下场。天阳今年就想要下场,四叔说他功课不扎实,叫他再等一年。”
陈太医早有医嘱,咳症好转可以停汤药,继续用药膳滋补。
初瑜听了丈夫的话,便点了点头,将此事记在心中。
今年立春较早,正月初二就立春,除夕过后气温转暖得就比较明显。
照这样情形看,等到二月初,“九九”终了,李氏与曹项就能成行。
春华也要带着孩子随行,去江宁给婆母兆佳氏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