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浮云(第3 / 3页)
数月未见,觉罗氏老了许多,但是端坐在炕上,身子骨仍板得直直的。她梳着两把头,虽说头发白得差不多的,但是仍纹丝不乱,一身半旧不新的藏青色旗装,却是半点也不显得寒酸。
庄常虽说心里感慨,有几分舍不得曹寅,但是想着曹颙小小年纪,在京城支撑门户,也实是不容易,便没有再说什么……
曹颙怎么好大剌剌地受着一拜,忙起身避过,道:“老人家切莫如此,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实不当谢。”
这其中关系到曹家家事,庄常却是有些不好多言,道:“虽说大人有此打算,但是万岁爷那边未必肯依。”
觉罗氏请曹颙坐了,等沈嬷嬷端茶上来,才开口说道:“这半年受曹大爷恩惠颇多,老身心中甚是感激。只是如今这外头尚有诸多非议,恐怕牵连贵府,故此老身尚且未曾登门答谢,这里却是要郑重谢过了。”说到最后,老人家已经肃了妆容,要拜谢下去。
曹寅指了指刚写好的折子,道:“我这折子里,将家里的实情也都说了。我也是将六十的人了,人生不满百,还能再活几年都不好说。膝下只有这一子一孙,实盼着能一家人团团圆圆,过两年安生日子。”
曹颙向来尊重老者,对觉罗氏也同过去似的,行了晚辈之礼,请安问好。
只见这串珠子颜色娇嫩、晶莹剔透,上面还有淡淡的寿字纹路,正是玛瑙中的上品。不往多说,千把两银子是有的。
想着曹颂方才的话,静惠站在那里,眼泪再也止不住,一串串地滑落……
曹颙虽说对古董珍玩晓得的不多,但是家中这些玛瑙玉石之类却是常见的,也有几分眼力。
……
觉罗氏拿着这手串,不知想起了什么,神色不禁有些动容,道:“这个物什是古物,是老身的祖母当年给老身添妆的。这虽不值钱,却是请寺里的大师开过光的。这个是送小格格的满月礼,还望佛祖能够庇佑小格格平安长大。”说着,示意沈嬷嬷将这个送过去给曹颙。
虽说曹家在江南的势力不如前些年,但是毕竟是伯爵的品级,就是两江总督见了曹寅,也要恭敬三分。
虽说老人家现在是民,曹颙是官身,但是她仍是不卑不亢,并不同过去有什么不同。
到了京城,却是公卿遍地,哪里还有这般赫赫权势?
见曹颙进了,老人家从炕上起身,点头致礼。
况且曹寅的性子洒脱,平素往来的多是才子文人,到了京城却不会再有这般自在日子。
江宁,织造府,书房。
她打开外边包着的红绸,里面是一串老红色的玛瑙手串。
庄常看着书案后提笔写字的曹寅,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东亭不再思量思量了?万岁爷至今没有调离东亭,这其中也有体恤之心。毕竟曹家在江南多年,东亭同夫人在这边生活多年,亲族遍布江南。这要是到了京城,却也有几分不便宜。”
觉罗氏见曹颙如此,道:“大恩不言谢,老身要是再说这些虚的,就假的。只是这份恩义,老身铭记在心,却是无力为报,只能在佛前为曹大爷同格格祈福罢了。”说着,老人家从炕稍的匣子里拿出一个巴掌大的绸缎包来。
曹寅刚好写完最后一行字,将笔搁到砚台边,叹了口气,道:“万岁爷关照老臣,身为臣子的,自是感激不尽。只是这些日子,我想了许多,就算回京闲赋,也比这一家人两地相隔要好。虽说颙儿的家书中只字未提,但是自打得了消息,晓得孙女有疾,他母亲就整夜难眠,头发白了大半。思量了好几日,她对我说起,想要将孙子送回京去,省得儿子媳妇那边难过。天行兄是晓得我的,这两年,哄孙子就是我最大的趣事,这心里实在是舍不得。这人到老了,才晓得,名利如浮云,只有家人安康才是最紧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