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不惑(第2 / 3页)
这是在孝期,亲戚往来少些,这要是出了孝,可是好大一笔开支。
伊都立见曹颙同唐执玉两个都为随扈的事忙碌,脸上不由生出几分羡慕,道:“这京里怪热的,两位大人倒是有福气了!”
大房富足,又只有曹颙一根独苗,身份地位在那个搁着,不会同她这个寡妇婶子计较。但是,单说二房这边,除了三个嫡子外,可是还有一个庶子曹项。
他同静惠之母同祖,说起来正是静惠的堂舅。
想到“分家”两字,兆佳氏突然觉得不对,一下子坐了起来。
“大人无须着急,静惠在我府上,只是在推搡中蹭了手,破了点皮儿,并无大碍。”说着,他将昨日偶遇觉罗氏之后的事三言两语简单说了。
大儿子的亲事办完了,剩下的几个小的也都班对班的大起来。虽说老太君临终前给孙子孙女每人留了五千两婚嫁银子,但是若是寻常亲事,哪里需要那些抛费。娶个媳妇,一两千两银子已经办得极体面,结余下的银子,往后分家用都使。
买地的这四万多两银钱,除了挪用了老太君留下的部分婚嫁银子外,大部分都是兆佳氏这半辈子的积蓄。
不过想到静惠的可怜处境,初瑜的立场就又有些不坚定。失了家族庇佑的静惠,往后可怎么好?
不算娶媳妇的银钱,还要分出一万四千两银钱的地,想到这个,兆佳氏只觉得心里一哆嗦。
看曹颂那样子,倒是真心实意喜欢静惠,要是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知要伤心成什么模样。
“诸子均分”啊,八十顷地,兄弟四人每人二十顷。不说日后地价会不会涨,就说兆佳氏自己这次置办的两处庄子,因挑得是上等良田,都是每亩七两银子的价格购入的。
伊都立先是惊诧,后是恼怒,最后却是唏嘘不已了。
至于哥哥嫂子所说功名,兆佳氏并没有放在心上。她想着只要出了孝,去跟曹颙或者平郡王府那边去说,让他们找关系给儿子补个侍卫的缺,既体面又清省,往来结交的,还都是贵人。熬个几年,跟他哥哥似的,放个外任,就是一方父母。
这忤逆的罪名一下,噶礼哪里还有生路?
原来的银子,除了买庄子的,兆佳氏手中余下的只剩下不到万两。按照她的意思,是想着等到八月出孝,就再央求着哥哥,将儿子同侄女如慧的婚事定下来,等到年底或者明年初迎娶,正是便宜。
曹颙因惦记着正经差事,倒是没有时间陪他感慨,处理公务去了。
不说初瑜为曹颂同静惠两个担忧,且说曹颙这边。
早些年初到江宁时,她受不了老太君的训斥,便惦记着要分家来着。又怕是二房吃亏,正经寻了好几个明白人,问了个通透。
刚进衙门,就有人等着他了,正是伊都立。
对于《大清律》,兆佳氏别的不省得,却是晓得分家要诸子均分的。
伊都立已经收起往日的嬉笑,神色间多了几许郑重,见曹颙到了,迎上前道:“大人,昨日到底详情如何?静惠那丫头,可是伤着了?这市井流言众说纷纭,却是五花八门的说什么的都有,有的说连全武行上了,实不知应信哪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