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1章 风头(第2 / 4页)
一方面觉得现下周年后续娶新妇的习俗有些不近人情,一方面又希望东府的生活早日恢复正轨,不用自己与长辈们再操心。
曹颙笑道:“就是那些拿我与鄂大人相比的闲话?不过是旁人嚼舌,哪里好计较,做人还是当糊涂些好……”
如今轮到曹颂,曹颙的心里是矛盾的。
因鄂尔泰圣眷正隆,京中众人闲话时,便翻起鄂尔泰的底,结果发现他还真是大器晚成。
事不关己,曹颙自是不放在心上。
曹颙想了想,一本正经,道:“续弦麻烦,左右天佑要娶媳妇,不缺人管家,一口气纳上几个美妾倒是要的……”
云南、贵州、广西三身文武官员,有鄂尔泰提补之员,应行引见者,不必一面具题,一面颂部引见,而是在鄂尔泰请旨后,直接来京到吏部与兵部引见。
初瑜轻哼一声,道:“听老爷的意思,倒是觉得这身份碍事了是不是?”
不过几行字,可曹颙晓得这其中的分量。
曹颙叹了一口气,道:“夫人忘了为夫是和硕额驸么?有福僧阿之例在。”
十七岁中秀才,二十岁中举人,二十一岁袭佐领世职,补侍卫。结果在侍卫上十六年,直到三十七岁,才出任内务府员外郎。而后,在员外郎位上,又磋磨六年没动。
为了此事,有两个女同学还发不忿之言,说“为母则强”、“男人寡义”之类的话。
直到今上登基,四十三岁的鄂尔泰才时来运转,被越级提用。
失父者,寡母独立拉扯;丧母的两个,都是半年的功夫,后母就进了门。
蒋坚道:“大人还不动如山,在外人看来,大人与鄂大人一时瑜亮……”
这样的殊荣,当年年羹尧也曾有过,就是大名鼎鼎的“年选”;如今鄂尔泰的恩典与当年大同小异,想来用不了多久,“鄂选”两个字就要成为流行语。
初瑜闻言,眼圈又开始泛红,过了好一会儿方低声问道:“老爷……若是我同静惠一般,老爷也没出周年就聘新人么?”
曹颙将邸报放到一边,道:“非磷素来淡定,竟为此事动容,委实难得……我倒是有些奇怪,非磷并不是爱操心的性子,怎么关注起旁人的闲事来?”
想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道:“就算是延后到三年后又如何?小二正值壮年,总不能后半辈子做鳏夫。天望还小,正是需要看顾的时候……弄潮、弄玉两个虽大些,需要学习的东西也多……不管她们愿意不愿意,总会有人代替静惠的位置……”
蒋坚看了曹颙一眼,道:“大人是真不知道,还是装糊涂?”